第723章 又是两场战争

    第723章 又是两场战争 (第1/3页)

    对于一个普通平民来说,准备全套武器并不是件轻松的事。

    铠甲很便宜,帝国曾经大规模生产了很多胸甲,也曾经陆陆续续从周边(统一时从临安的武库中一次性带走3万套札甲)缴获过接近二十万套各式铁甲——大周贡献了其中大部分,另外女真、蒙兀、吐蕃、党项各自奉献数万套不等,最近这个运输队还加入了帕尔斯这个新成员。

    帝国并不禁止民间藏甲,如今这些铠甲绝大多数已经流传到民间或者属国、蕃国,但武库中仍有数万套铁甲在吃灰。

    再说,用水利锻床压几套胸甲也实在不费什么事。

    因此,在帝国国内,一套铁甲,根据性能和用料不同,大致价格在5两到15两上下——胸甲最便宜,锁子甲次之,全套的札甲是最昂贵的。

    相对盔甲,刀具更便宜。

    曾经在前周十分畅销的扶桑刀,随着扶桑的灭亡工匠外流而大量涌入华夏。

    现在,一把普通扶桑刀最低价值可以低到1两的地步——除非你想私人定制一把“宝刀”,那个价格视个人要求而定,因为有些人会在刀鞘刀柄上镶嵌宝石,或者用红木刀鞘等彰显个性的贵重物。

    不过刀本身的价格,再怎么也不会超过3两。

    其它冷兵器中,弓箭现在已经很少有汉人用了,只有少数对自己的射术特别有自信的高手会自行配备。

    帝国现在并不生产这种东西,以往的缴获倒是不少,但储存时间太长,状态都不算好。

    想要用弓箭,需要专门找老师傅定制,或者从外蕃进口。

    其他非制式随身武器则好不少,类似狼牙棒、飞斧、钉头锤之类的小件,以往的缴获都用不完。

    装备中最耗钱的,其实还是火枪。

    步枪中,最便宜的10毫米口径鸟枪对平民售价十两。

    15毫米的标准1型火绳枪二十两而且只出售给平民以上国人。

    同口径的标准2型燧发枪售价三十两;用标准2型改造的击发线膛枪四十两;12毫米口径的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