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聚义坞篇 第五章 手谈弈道

    第一卷:聚义坞篇 第五章 手谈弈道 (第1/3页)

    “有根静而逸,无根动而劳,静以制动,逸以待劳,成败之由也。”————————施襄夏

    >>>>>>>

    诸葛亮答应吕老头跟他回药房后,刁正、刁谦便去召集人手,准备出发入城了。

    吕老头的药房在贾奢与贾涎家之间,也就是在坞东路那边,但和西路这边的刁正家隔得不算远,毕竟义坞并不大。

    再次走出刁正家,外头依然下着依稀之雪,映入诸葛亮眼席不再是饭前去校场时屋外路旁空荡寂静、每户的妇女皆在准备早餐的情景了。

    沿途走过……映入眼里的是每家的女人都在为她家男人准备入城之物,而男人则带上需要的包裹、用来与县城人家换取其他物品的东西等等。

    这样大型的购货队伍一般一年一度,每年待到立春将至、岁旦不远时,聚义坞都会派团入城。

    除了购买公家所要的货物外,聚义坞的人也常会购取私家所需的东西,“以物换物”则是惯用的交易手段。

    这是他们谋生的手段,虽然北地饱受战火,又常有贼寇出没。不过不这么做就无法存活下去,而且往往要跑遍几个县城才能购足换足各种货物,方才能回坞。

    条件之艰辛诸葛亮是理解的,因为他也常往来于北方。

    来到吕老头的家,诸葛亮方才知道吕经至今孤身一人,未曾纳妻妾,更无子孙辈可言。

    因为一个人,当初建屋时,吕老头就只让建了一个正厅和一间药房。平日里给人看病看伤都在药房里,正厅则是一切日常的场所,吃饭睡觉、隔三岔五的沐浴等。

    若要如厕,一般都是借用别人家的茅厕。

    走进吕老头的药房,诸葛亮感觉这里反倒比吕经家的正厅宽大些许,左边是中大型药柜,右边放着看病看伤、下棋通用的相较于普通案桌更高的案桌。

    而一看到棋,诸葛亮手便有些痒,“吕老,这棋子……是你自制的?还有这棋台,如斯精美……”

    “呵,不过余兴罢了。”

    “来一局不?我甚久没碰棋了。”

    面对诸葛亮的盛情邀请,吕老头显得有些诧然,本来是想借此机会,好好窥察一下诸葛亮的。

    “也罢,棋品即人品,或许能以此摸清这人的为人。”不过也罢,吕老头这样想了想,干脆的答应了诸葛亮。

    于是俩人对坐,将棋台放在案桌上,摆放好棋子,互相施了个礼。

    就一般人而言,作为晚辈,尊老谦让算是本份。不过对诸葛亮而言,他却不这么认为,而是以为吕老头不行,“吕伯,请您执白先行吧!”

    PS:

    古代围棋先行一方的颜色一般是白色,也有黑色先行的时候,现在则是黑方先行,执行贴目制。

    而从《棋经》(有两本,这本是敦煌本)里的著述来看,再结合其他各类早期有关围棋的史料、古谱以及出土文物,可以得知十九路棋盘诞生的时间不早于东汉,再从晋代、南北朝的十九路棋盘记载情况可以知道十九路棋盘很可能在魏晋时期出现的,而且最晚不会晚过晋代,往后的时间里得到充分的推广,并逐渐取代十七路棋盘。

    不过,笔者这里的设定是十九路棋盘,因为笔者觉得十九路棋盘不会晚于东汉之后出现,毕竟经过9、13路启蒙以后,笔者始终认为19路棋盘才是围棋最完美的舞台,而古人的智慧总是超乎想象,所以虽然没有什么史料古谱出土文物来证明两汉期间有19路棋盘,不过笔者觉得19路棋盘的诞生时间还是应往前推一点,再进入的史册,并最终取代当时主流的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