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画角一声天地裂 楔子

    第一卷 画角一声天地裂 楔子 (第2/2页)

忆中,横亘安塞县境内的西川水虽不大,可也终年流淌,深没及膝,少时自己没少在河水中嬉戏。可现在,若非亲眼眼望着几近龟裂的西川水河床,他打死也不信这条养育自己长大的河水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

    陕地天灾,自天启年间便已经开始,到了今年旱魃为虐、草木凋零,从清涧自肤施沿路而行,目及所在,无不是赤地千里、十河九枯。然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旱情未了,蝗灾、瘟疫接踵而至,百姓无食且病,饿殍枕藉,惨毒万状。

    马懋才这次专程回乡看了看,因为有着自己的关系,家中以及几个亲近的亲戚日子还算过得去,然而更多的人因走投无路不得不掘草根、采白石为食以至于为了一点儿口粮卖子鬻妻。更令他悚然的是,听说有些地方甚至“人相食”。

    这已经不是人间,而是阿鼻地狱!

    马懋才在五月间结束了对陕地灾情的考察,并以自己所见所闻,详实记载在了《备陈大饥疏》,上奏崇祯帝。

    其中不但有着“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等等惨绝人寰的描述,更有如“民有不甘于食石以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的言语。

    人为盗。

    也许在此时的朝廷各级看来,只不过是些饥民而已。他们却浑无法想象,在一年、三年以至于十年二十年后,这些饥民将会与各地逃兵、矿徒甚至白莲教徒等等合流,使反抗朝廷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而这一日,很快就到来了。

    崇祯八年,在马懋才写下《备陈大饥疏》的八年后,陕、晋、豫、川、楚、淮等地叛逆愈演愈烈,遍地皆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