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风起辽东 第一二九章 政变(3)

    明国:风起辽东 第一二九章 政变(3) (第1/3页)

    如同历史上的大多数密谋一样,辽阳事变也是发生在夜晚。

    漆黑一片的环境,影影绰绰的火光,偶尔传来的乌鸦叫,街道上响起的脚步声。每一个行走在黑夜里的人,都会下意识地怀疑是否有什么不怀好意的生物,隐藏在角落中看着自己。

    “准备好。”

    小林清泉(注1)抬起头,对提醒自己的队长点了点头。等队长走开后,他用缠着纱布的手抚摸着枪杆,感受着钢制枪管传来的凉意。

    手心中的冰冷让他稍微冷静一些。舔了舔嘴唇,他调整了一下姿势,换了一条腿支撑身子。一墙之隔的大殿里传来女真语的说话声,小林清泉并不能听懂这种古怪的语言。但这并不影响他逐渐兴奋起来,潜伏在敌人心脏的滋味让他心头愈发火热,仿佛被炭火烘烤一般。

    队长朝小林清泉微微摆手,示意他保持冷静。于是他只好用手拄着枪身,轻轻坐在地上。两侧的同袍们都保持安静,长廊里只有隐约的呼吸声。

    八角殿里传来嘈杂的说话声,连绵的脚步声响起,小林清泉判断大约有三四十人走了进来。

    走路声,说话声,端起茶碗喝茶声,盖子盖在杯子上的一种脆响,杯子放在木桌上的另一种脆响,椅子在地板上拖动的闷响;平淡的说话声,严厉的说话声,大声说话声,呵斥声和道歉声,笑声和骂声。小林清泉不停地在脑海里推想大厅内的人们的活动,又试图在构建出墙壁另一侧人们的站位。

    在几十人的说话声中,小林清泉只能分辩出皇太极和另几个戈什哈的音色。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皇太极此时正在平静地述说辽南局势,或许已经说明自己向澳宋投降的事情了。

    噢,不,他不可能会说的。小林清泉猛然想到这一点。

    如果皇太极真的说出他投降的破事,代善和其他后金贵族一定会猜出,皇太极是借了澳宋的力量才能孤身回到辽阳。那么,皇太极之后想干什么,代善们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于是小林清泉最终放弃了靠想象力还原大厅剧情的努力。他侧过脑袋看着队长,对方嘴角挂着冷笑,看上去还听得蛮开心的。

    小林清泉又扭头看着自己的鹿儿岛同乡,对方和他对视一眼,从口袋里取出一块怀表递过去。

    接过怀表,小林清泉快速扫了一眼,又把表还了回去。现在的时间是晚上10点出头,7月21日。从盖州登岸后,他们跟着皇太极的军队一起,没日没夜地在辽中大地上赶路。自盖州出发,一人三马,穿过耀州驿,塔山铺,海州,鞍山驿,一直到辽阳。数百公里的奔袭磨破了他的大腿皮肤,现在蹲着还会感到胯下传来的疼痛。

    在今天凌晨,小林清泉终于进入辽阳城内。皇太极把他们秘密安排在八角殿内,他实在太疲惫了,草草吃了两黄旗安排的餐食就躺在地上睡觉,傍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