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国乱思良将

    第295章 国乱思良将 (第3/3页)

承家风。

    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年),彰武伯杨瑀写信委托武冈营守备卢名世,亲至上官村致祭,敬赠“勋裔”匾额。

    崇祯五年(1632),辽东一带努尔哈赤的反政府武装不断进攻明朝的军队,他通过和蒙古联手,在北边不断制造混乱,威胁河北。驻守河北怀柔县的杨通贯家族成了最前沿的抵抗力量,一旦蒙古军攻入杨家将的领地,杨氏宗祠必然会被蒙古军破坏。

    边境局势紧张,太仆寺少卿、江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很是担心,绵延的战火烧毁明太祖朱元璋亲笔题写的“杨氏官厅”匾额,遂奏请崇祯帝告假回乡祭祖,将匾额护送至城步县老家,借以考察老家的苗兵训练情况。

    鉴于杨家将为朝廷所做的巨大贡献,朱由检立即就批准了杨乔然的请求,委派他监察江南军务。

    杨乔然第一次回乡祭祖是秘密进行的,在族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将匾额成功迁到上官村杨家宗祠内。

    祭祖进行得很是顺利,感于皇恩浩荡,杨家将族人立了一个功德碑亭,详细的记录回乡之由。杨乔然在临走之时,嘱咐族人加紧军事训练,报效国家。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 杨洪八世侄孙彰武伯杨崇率兵镇守京城,直战到重伤不起,自刎而亡,明朝中央政府就此垮台。

    同年五月初三,吴三桂率领10万关宁铁骑,投降了清军,打开山海关的大门,将清兵引入中原,与农民军激战。

    在江南的明军还有上百万的军队,拥有广阔的土地和无尽的赋税,完全可以和清军对抗。于是同一天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是为弘光王朝,南明由此建立(1644——1683)。

    这个小朝廷从一开始就是习惯于窝里斗、自相残杀,注定成不了大气候。朱由崧和他父亲一样——贪、淫、酗酒、不孝、虐下、无知、专横无所不能。

    糊涂的朱由崧敌我不分,竟然还给叛徒吴三桂加官进爵,封他为蓟国公,给诰券、禄米,发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差官赍送。

    同时,朱由崧还下诏投靠了李自成的四川节度使(大顺)黎玉田,也一并封赏。可悲啊,朱由崧做皇帝做到这个地步,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南明有这么一个弱智皇帝,在吴三桂打先锋的清军进攻下不土崩瓦解才怪。

    8个月后,15万清军击垮了40多万心怀鬼胎、各自为战的弘光王朝军队,南京被攻陷,大明的东南半壁江山拱手相让。不问政事、沉湎酒色、荒淫透顶的朱由崧也兵败被俘虏,次年被押送至北京斩首。

    1645年闰六月二十七日,南阳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是为隆武帝。朱聿键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一直想恢复大明的江山,可是他被海盗出身的郑芝龙家族给架空了,因此他的出现同样也避免不了以悲剧落幕,此所谓国乱思良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