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朝廷大让步

    第314章 朝廷大让步 (第1/3页)

    “都是拜唐大人唐义问所赐,我不会再相信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狗屁文官了。”杨晟台一脸严肃。

    “闲话少说,来吧!今日你若是胜了我,我立马撤出飞山。”王安摊摊手。

    “好!我若是输了,就解散部众,接受朝廷招安。”杨晟台接受了挑战。

    杨晟台明白如果不打败王安,朝廷是不会停止进剿的,尤其是唐义问这个两面三刀的湖北转运使。说罢使出杨家枪的浑身解数,和王安对战起来。宋军也很遵守规矩,没有谁暗中使鬼。

    王安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从军以来未曾遇过对手,和杨晟台大战了五十回合,也不能打败杨晟台。王安急了,使出“封印连锁”的绝技,雁翎枪在他的手中呼呼生风,杨晟台有点吃不消了。

    杨晟台被逼到了悬崖边上了,王安一枪刺了过来,杨晟台一闪身,雁翎枪扎进了大树里,王安急了,双手去拔枪,用力过猛,跌下了悬崖。

    数百米高的悬崖下面乱石成堆,渊深数十丈,掉下去的王安粉身碎骨,杨晟台不忍再看。

    可怜一代名将,光明磊落,竟失手殒命山涧。宋军见主帅没有了,大乱。杨晟台说:“王安将军乃真英雄也!我不为难你们,你们走吧!”宋军撤出了飞山地区。

    王安意外阵亡,剿灭飞山的计划落空,义军声势继续壮大,震动朝廷。

    苏辙很看不惯唐义问的为人,就连夜写了《论渠阳蛮事札之》,上朝的时候直接呈给了哲宗皇帝。

    哲宗皇帝打开奏折一看,只见奏折曰:臣窃见朝廷近差唐义问处置渠阳寨夷人事。议者以为义问文吏,无他才能,不习边事。去年受命废渠阳军,为夷人所围,穷困危蹙,计无所出。时知沅州胡田在围中,为设诡计,诈欺诸夷,言义问当为奏复军额及乞为酋长改官。夷人信之,聚厅事前,监令发奏。义问假此,仅得脱归。寻遣急递,追还前奏。言既不验,诸夷具知其诈,后来每每作过,义问指挥沿边不得申报。

    今来朝廷复以边事专委义问,深虑无益有损,是时臣以未知义问为人,既见朝廷再加选用,疑亦可使。今访闻边奏沓至,义问所遣东南第七将王安入界阵亡,其所陷没将校非一。

    臣方知众议果信不妄。兼访闻得见今作过杨晟台等手下兵丁虽止五六千人,然种族蟠踞溪洞,众极不少,晟台桀黠,屡经背叛,惯得奸便,加以山溪重复,道路险绝,汉兵虽有精甲利械,势无所施。

    若措置得所,本无能为,或经画乖方,实亦未易扑灭。义问前来举动,已为夷虏所轻,今复经败衄,实难倚仗。盖古今命将,必因已试之效,内为兵民所信,外为蛮夷所畏。威名已著,故功效可期。

    今警急屡闻,死伤已甚,谓宜别加选任,以遏寇攘。臣窃见知潭州谢麟,屡经蛮事,颇有勤绩,溪沿之间,伏其智勇,众议皆谓欲制群蛮,未见有如麟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