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廷里的刀光剑影(二)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廷里的刀光剑影(二) (第1/3页)

不过在此之前,包括皇帝在内,并无人要求丞相府为此事负责。因为事发之时,正是李斯接任丞相伊始,原本新旧丞相所交接的事情已经够错综复杂,此事没能够及时发现处理,也是情有可原。虽说丞相府总管朝政,但实际上直接管辖帝国经济事务的却是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

    治粟内史郑国,是治理河道的大师。原来是韩国的间谍,韩王为了使用疲秦记,让郑国入秦协助秦人修理河渠。本来韩人计谋郑国修整河道的时候,故意修出一条废渠,好消耗秦国国力,无力侵犯韩国。结果却低估郑国的人品,耗时十余年,扎实修出了一条河渠来。

    当然,在修建河渠的时候,郑国的间谍身份被揭破,让嬴政大怒,因此颁布了一个疯狂的法令《逐客令》。因为逐客令的缘故,李斯借此写了《谏逐客令》奏章,从此青云直上。

    郑国修成河渠之后,关内盐碱地大大减少,土地增产极多,因此此渠道被命名为郑国渠。郑国也理所当然地被任命为治粟内史,掌管天下粮草税收。深得皇帝器重。却因为去年粮草之事,引咎辞职,辞去了职位。按照惯例,已经有大臣对此事负责,事情已经可以告一段落,但周青臣却无故朝廷的潜规则,把事情引到了李斯的身上,真可谓是胆大包天,居心叵测。

    “丞相,周御史所言,你可有何辩解?”皇帝眉头一皱,挥袖屏退了周青臣,对着李斯不阴不阳地问道。

    李斯后脑勺一凉,他素有辩才,但面对着周青臣的弹劾和皇帝的诘问,他心中也难免忐忑。周青臣的弹劾他不怕,实际上皇帝这一番诘问才真正可怕。

    在朝堂之上,皇帝还是第一次用如此平淡冷漠的语气对他说话,这才是让他最为紧张的。李斯在皇帝身边已经跟随将近二十年,这近二十年来,他处理事情的时候,极少会自作主张,每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