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 闽中变法(二)

    第一百三十四 闽中变法(二) (第2/3页)

此极刑,而是因为他的身世。他本来是战国四大战神之一的赵国名将李牧的孙子,是秦国的敌人。所以落在秦人手中,他可没想过还有活下来的可能。

    但陈胜并不惧怕李左车这个身份。实际上他也清楚,皇帝胸怀四海,李牧这样的名将皇帝也是爱惜欣赏,只因敌我,才会让黑水阁设计暗害李牧,对于李左车这样的一个名将之后,即使不爱惜,也不会特加诛害,再说一个活着为大秦谋利益的李左车,比一个死去的尸体对大秦更有价值。皇帝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李左车被放出来之后,对陈胜甚是感激涕零。等他知道鹰愁涧一战,陈胜竟然是以如此少人马,将驺摇大军惨败城下之后,对这个还带有些少稚气的青年折服不已。当即叩头便拜,口称愿为陈胜奔走,出谋划策,共谋大业。

    除了有数万军队之外,陈胜的另一部分底气是来源于扶苏留下的数十万石粮食和凌素韵所承诺的支援。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温和的手段更容易被接受。所以陈胜在颁发法令的时候很明确规定,接受法令的越民,都可以得到官府的奖励,每人一石大米,一把铁锄和五十亩土地。越民投军者,家中奖励翻倍。除此之外,陈胜更是着力营造基层权力机构,在这些越族村落之中建立起三老乡里制度,全力推行移风易俗这些必须而艰难的政策。

    在东瓯旧地,这些政策推行难度不大。因为东瓯正面应战,被秦军基本打烂,越民对秦人有天然的畏惧和向往,改造起来自然容易一些。而闽越却是一举打败,民间对于秦军虽有畏惧,但却没有太深的印象。所以法令推行时候,引发了大量的抵抗。派出到一些偏僻山区传达法令的官吏,被当地村寨居民给杀死,并且把人头给送了回来,嚣张跋扈地告诉陈胜,越人有越人的生活方式,秦人要是敢谋求改变他们,就只有这么一个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