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二零七三 秦皇看演义

    章 二零七三 秦皇看演义 (第1/3页)

赵高弓着身体,钻进车厢里面,赶紧把手上的奏章放在了案前,说道:“陛下,这是任嚣大将军十一天前的战报,黑水阁刚刚送至。”

    皇帝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拿起了战报扫了几眼,微微点了点头,拿起旁边的一支狼毫,沾了些墨,在末端写了个大大的“阅”字,然后说道:“把这奏章拿去丞相那里,让他过目,快些把下个月的军粮准备妥当,前方在打战,耽搁不起。”

    赵高小心翼翼地提醒道:“陛下,王丞相病了,处理不了政务呢。”

    皇帝哑然失笑了一会,挥手说道:“老家伙不是病,是跟朕赌气呢。先拿去给太尉看看,反正这些都得经他手办理的。”泰山封禅,皇帝不遵儒礼,驱赶儒生的事情,让王绾非常生气。他自己本来便是儒家子弟,辅助皇帝数十年。本是想天下大定之后,能够在大秦施行儒家仁政,实现数百年来,大儒先贤们无法实现的伟大梦想。但没想到的是,灭六国之后,皇帝一是否定了他分封建国的建议,再否决了他以仁礼治国的方针。为此王绾忿然辞去了丞相的职位。复起之后,对于皇帝此次封禅大典,王绾也是用心良苦,精心考据了上古圣王的封禅形式,并因此制定了不少礼仪法规,企图通过这一次封禅大典,把皇帝引导到以儒治国的思想上来,却没想到,他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手下的那一群儒生们,基本都被皇帝驱赶下山了,整个祭天典礼进行,哪有半点儒家的雍容肃穆,都是按照老秦人拜祭祖先的粗犷礼仪进行,让王绾气得说不出话来。

    下山之后,王绾便赌气称病,对皇帝可是满肚子怨言。尽管如此,但皇帝在这方面却丝毫没有退让半步,泰山祭天完毕之后,到梁父山拜祭大地,也一样不让儒生接手,一意孤行,彻底让王绾和诸多儒生们心灰意冷。他们明白,皇帝意志如钢铁,坚持以法家苛刻的律条治理国家政务,根本不会随他们的意愿所转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