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三零六八 年近

    章 三零六八 年近 (第1/3页)

    对联上联为:“六王毕.四海归心.普天之下.尽大秦天下.”下联为“九州同.七国独雄.率土之滨.皆皇帝臣民.”横批为“秦国万岁”.

    这楹联并不甚押韵.或者换咸阳学宫里的博士们撰写.或许文采会丰腴一些.但陈胜却不屑于这种做法.只是向皇帝表示一下心意便可.

    皇帝也不是文采飞扬之士.简单直白的对联.似乎更合他胃口.所以看到这楹联的时候.脸上笑容倒是不少.

    仔细询问了章邯几句.皇帝才知道.陈胜把这东西称之为“楹联”或者“对联”.这跟民间在过年时候.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倒是很像.皇帝大觉新鲜.笑完之后.便让章邯让‘侍’卫把这对联用米糊贴在宫‘门’面前.

    章邯自然不敢怠慢.不过他却清楚.若是挂起对联.那一副对联可是远远不够的.陈胜送过來的那一百卷红纸便派上了用处.不过这世上会写对联的人却是不多.章邯从咸阳学宫里找來的大儒.却是大眼瞪小眼地看着红纸.半天无法下笔.不得已.章邯只得亲自去了国尉府.请陈胜写了几个模版.让大儒们仿写.这才解决了章邯的麻烦.

    一副小小的对联.竟然引起了皇帝的关注.陈胜颇感意外.但也大感欣慰.遗憾的是.纸张的售价还是极高.想在民间推广这种习俗.并不容易.不过纸张的定价的话语权.也是陈胜本人牢牢握着.当即‘抽’调一批红纸出來.让手下赶制出一批对联.以低价在咸阳街头低价出售.售卖价还不及这些纸张的卖价.

    但让陈胜料想不到的是.他原以为是利民的好事.必然会多人蜂涌抢购.但却沒有想到.愿意购买对联的人寥寥无几.对于普通民众來说.过年的风俗是世代传承下來的.任何的变动.都不会是一时半会能够促成.在人们心里.根本沒有过年贴对联的习惯.所以即使对联的价格再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