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9,大人物有大资源

    第9章 9,大人物有大资源 (第2/3页)

海鳅船上,只有200多人,人数刚好够,也好管理,多派禁军。司马统制毕竟职司战阵,这个事情,还是大内来接管,更好一些。”

    陆秀夫道:“司马统制劳苦功高,太傅啊,又有周总管举荐,是不是考虑做个副总管,给周总管和你,分分担子?”

    张世杰说:“正该如此,太后、皇上,臣保举司马统制为兵马副总管,周总管加枢密副使。至于苏医正,破家奉国,医术精湛,理应应职太医院,专司太后、皇上诸事,臣为我大宋贺。”

    陆秀夫、周文英也一起说:“臣为我大宋贺。”

    杨太后说:“哀家准了,皇儿,你下敕命吧。”

    赵昺小皇帝说:“朕准了。”

    周文英说:“太后,丞相、太傅,时间紧迫呀,臣有内情容秉,皇上年幼,臣不便启口。”

    杨太后说:“太傅,烦你带皇上去嬷嬷那里吧。”

    张世杰无奈地说:“皇上,咱们该去找嬷嬷了”

    赵昺小皇帝兴奋地跳下座位,转头对杨太后行礼,然后跳着快步跑出去。

    杨太后对周文英说:“周爱卿,有什么你就直说吧。”

    周文英危难地说:“秉太后,那苏医正要几件东西,臣下实在无能为力,非太后不可。”

    杨太后稀奇道:“寻常我都是个无用的妇人,今天倒新鲜,嗯,你说吧,一直仰赖各位臣工,哀家能做的,自然会做的。”

    周文英说:“是,苏正卿要讨一份圣旨,他的气运福薄,需要圣旨加封,许他施术,方才鬼神辟易。”

    杨太后笑了,真正开心地笑了:“看来这个苏正卿,还是有些真本事的,知道气运镇压,他自己福薄,托不住这杀伐战阵、孤魂野鬼,不似作伪。给他,他既然献出了秘术,我大宋自是要保他一世平安富贵,免得人说天家心性凉薄。”

    周文英说:“这第二件,那个秘术需有些人事,臣下,不便启口,怕污了圣听,但是又事关重大。”

    杨太后又笑了:“如今情况,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已经被别人追杀几千里地了,说罢。”

    周文英惴惴不安地说:

    “其他的东西,臣下都已经能够名人准备了,只是还需要,

    需要准备水命、火命、木命处子各两名。

    哺乳的健妇六名;

    刚刚分娩健儿的紫河车三具,不可风干烘烤的。

    我等都是军汉,多有不便不说,这生辰八字,也不方便要,恐怕都是太后处,最方便了。”

    陆秀夫皱了皱眉:“可是要见血光?”

    (注:见血光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在皇家贵人身边谈话,不能让贵人心里不舒服,所以用见血光的说法。它的真实含义——是问,是否要杀人献祭,或者切割人体器官等,囚禁人体等非常恶毒的做法,这是与伦理、法律不相容的。)

    周文英说:“不见血光,只是怕有碍名节。”

    杨太后说:“就这事?”

    周文英硬着头皮说:“是,就是这些事,但是需要一个时辰内至少先准备一半,另外,这些女子,性格需要柔和,身体要健壮。”

    杨太后嗤嗤笑起来:“哀家准了。”

    周文英觉得有些出乎意料,他本还以为需要艰难地说服,不想那些念头都做了无用功。猛然,又想起一个问题来,急急开口道:“太后,嗯,这个,那些女子、妇人和那个物事,怎么对人交代呢?”

    杨太后奇怪地看着周文英:“我怎么记得周爱卿是武勋呢,倒是有点文臣的想法?”

    周文英讷讷地应道:“臣下是兵马总管,军中自有军中的章法,但是那是粗使的事情,如今这,传出去,恐怕贻人口实。”

    陆秀夫道:“周贤侄,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

    周文英还是觉得他们云山雾罩的没搞明白,心一横,就又说:“臣鲁钝,还是请太后、丞相示下,臣一心在打仗的事情上,转不过弯来。”

    陆秀夫说:

    “周贤侄,你是怕背锅吧,好,老夫来给你解下心中块垒。

    如今我军中男丁稀少,妇孺太半,但是,兵无余粮,将无余屋,如今崖山岛已经被围,到太后这里讨个生活的官宦士家女子都报不上名,更不要说商贾之女,流民之女。太后给他们找个男人,有个归宿,是大恩典呀;

    如今我崖山虽然粮秣还有半年之量,但是饮水不足,而生产之妇却不可能不生,他们缺衣少水,只是一具河车,换孩子一个生机,只怕排队的你都数不过来。

    再说这哺乳的健妇,必生产的还要多,他们要产奶水,就要足食足饮,现在哪里有地方?

    若是搁在东京汴梁时节,你说的这些,要被人门口泼粪的。

    可是如今,你能接一个,就是给一家人活命的机会。

    我想你也时间不充裕,就别东想西想了。”

    杨太后说:“陆爱卿,你帮着周副枢密使去办吧,先把这件要紧的事情办了,对了,就说那水客是天家血脉,让他们心理好受些,米粮多给一些,人数嘛,你看着办,别超过60个吧,咱们粮秣饮水,先要考虑将士们。”

    周文英一下子内心充满了感动,太后虽然高高在上,但是对与子民,却非常了解,对将士们,赏罚分明,奖掖提携不遗余力:“臣告退”

    杨太后又说:“周爱卿,谢谢您给哀家和皇上带来的好消息,陆爱卿,哀家饿了,好几天没胃口吃点东西,你让胡內侍进来,做点好吃的来。”

    三.太后很重视,结果很重要

    大宋朝的当前最大老板杨太后一发话,所有事情都变得飞快起来。

    先是司马都的坐舰换了一个,他把将旗换了至少两个距离远的坐舰上。

    而且据说,有一条海鳅船,是专门有內侍和禁军守卫的,正在抽调前往,但是其他信息就不让“据说了”。

    随后,禁军接替了司马统制留下的战兵,不过司马统制的战兵并没有撤走,而是让出这层船舱。

    然后一群人穿着粗袄,挑着饭食和饮水,以及一些杂物,匆匆赶来,看着有点像厨丁,有点像厨娘,不过出船上一向认为女人上船不吉利,因此没有谁会触霉头。

    这些厨丁一言不发,匆匆赶路,约莫有六七十人,还有十来顶轿子。

    那个水客在短榻上,头部、臀部的伤口,都已近铺满了金疮药,用柔软的绸带绑扎起来,舱室内,放了几个炭盆,温暖如春,但是那个水客身体仍然是冰冷的。

    苏正卿踱来踱去,水客的体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