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84.科技魔法——磁偏转电流计 炭精送话器 动圈电喇叭 电容器

    第85章 84.科技魔法——磁偏转电流计 炭精送话器 动圈电喇叭 电容器 (第2/3页)

    ......

    林夕问:“咱们有磁石没有?”

    宋庆道:“磁石是有的,不过块都不大,也就半寸宽一寸长见方,船上有的做简易的司南,我们现在都用一小块磁石放在草径上飘在水里。”

    林夕又拿出一块画板,先是画了一个磁石,然后在磁石两端,向下延伸了一寸,标注为铁。

    然后由画了一个铜制的小框架,框架高约半寸,宽九分左右,框架用软木制作,外面缠上三十圈桐油包细铜丝,然后细铜丝在引出端,盘成渐开线螺旋,然后将两条渐开线螺旋端,固定在木质的基座上,想了又想,林夕在固定基座上,又用两块木块,中间用桐油粘连,这样让木块之间的连接,是通过桐油的绝缘而完成的——好吧,林夕就是想让微小的电流也能够不被木头潮湿或者导电所分流,从而破坏它的精度。

    整个设计好的电流指针偏转仪,指针是一根硬木做成的四寸长刺,粗细不过三分之一分,也是用桐油粘结在偏转线圈支架的顶部,然后林夕在指针的偏转轴另一侧画上配重。

    设计好的电流偏转计高大约五寸,宽大约五寸,厚大约四寸。

    林夕在绘图纸上写上——磁偏转电流计。

    林夕说:“这个地方,就是线圈这里,你们同时做一百圈、五十圈和三十圈三种。有问题吗,有问题现在说,没有问题,就干吧。”

    众人对望了一眼,宋庆道:“上人想让哪位做呢?”

    林夕敏锐地察觉了其中的情况,就问:“难道不是应该让做的最好最快的来做吗?”

    宋庆说:“回禀上人,您这个东西,难度不很大,我们这里现在包括扁宜昌、祁六、刘赐都会做。而且,如果做出来了,他们要记功,这也是今后难得的。”

    林夕想想也是,今后这些诸将争功的事情,也是免不了的。

    于是林夕挥挥手:“扁宜昌,你们自己安排吧,不过下面我要做一个非常精巧的东西,还需要人。”

    扁宜昌于是道:“祁六君,那么,就劳烦你做一下这个磁偏转电流计吧。”

    【注:称呼某某君不是日本人的发明,而是从遣唐使传过去的。】

    祁六站起来施礼道:“谢过扁公。”

    然后林夕又拿过一块画板,这次他要设计一直炭精送话器。

    林夕边画边解说:

    “炭精送话器,炭精用你们选最好、最纯净、最黑的炭块,或者烧的最脆且硬,相撞有金石之声的木炭块,然后敲碎,直到平均半粒粟米大小,把细粉筛除。

    然后用一个纸筒深四分,直径一寸,在里面填满炭精粉粒;

    纸筒底部用一块圆铜片胶合封死;

    另一侧做一个铜的圆圈,宽一分,填在纸筒内侧侧壁,然后引出铜丝;

    再在纸筒里面再添加一点点炭精粉粒,略略鼓出一点点;

    然后用桐油浸透薄竹纸,粘好在话筒边上。

    然后做一个铜的笼子,能够把炭精送话器固定在笼子支架上。”

    林夕说到这里,思绪把炭精送话器模拟了一下,觉得自己疏忽了什么。

    应该有什么呢?

    对了,应该有张力调解结构呀,林夕记得后世使用螺丝螺杆来调解张力,但是现在螺丝就算是能狗造出来,与螺纹匹配也是个挑战。

    这时候米三妹轻声呼唤林夕:“上人?”

    林夕回过神来,问:“我若是想这个纸筒底部有一个东西可以推送,精细调解里面炭精粉粒的压力,可有什么方略?”

    扁宜昌说:“可以用楔子。”

    林夕说:“如果想调好以后不用动,也不会轻易变化呢?”

    祁六说:“楔子就不妥当了,我观上人的炭精送话器必然是经常拿着移动的。”

    扁宜昌说:“如此确实不妥当,可以加豆子。”

    林夕说:“精细调节,精细调节。”

    扁宜昌又说:“那样的话,也有不妥。可以用塞块或者塞片”

    林夕问:“什么塞块塞片?”

    扁宜昌道:“若是选精铜或者精钢,打制长条片,并用油石细磨,最后用皮毛打光,两片塞片可以自己贴合在一处。只是塞进去容易,拿出来不易。”

    【注: 现代塞尺又称测微片或厚薄规,是用于检验间隙的测量器具之一, 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有刻度,利用锐角正玄直接将短边的塞尺又称测微片或厚薄规,是用于检验间隙的测量器具之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在斜边上有刻度,利用锐角正玄直接将短边的长度表示在斜边上,这样就可以直接读出缝的大小了。

    扁宜昌所说的塞片,其实蕴含着另外一重意思,塞片因为非常薄和平整,所以两片塞片相叠加,自己会贴在一起,这是因为非常平整的情况下,范德华力以及大气压力都会他们很容易贴合在一起。

    扁宜昌其实在这里是隐晦地显示他们的加工技能。

    但是很遗憾地是,这样的东西,需要柄比较长,所以其实仍然不适合炭精送话器。】

    这时候,刘赐说道:“上人,不知道我理解是否正确,其实如果您需要保持张力,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板簧也可以”

    林夕倒是眼前一亮,觉得这也不是不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