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85.无线电收发报机 九头鸟喇叭阵

    第86章 85.无线电收发报机 九头鸟喇叭阵 (第2/3页)

挠头,现在可没有矽钢片,矽钢片含硅量大约2%到6%,因为铁本身具有磁致伸缩效应,也就是说线圈磁场变化的时候,钢铁会随着伸长和缩短,尽管很微小,但是这却会引发发热和能量损耗。

    海砂和水晶中富含二氧化硅,让铁匠掺点沙子锻炼,用纯铁,那个含碳量低,打出铁芯的样子,就用口字型铁芯,上面一个横的,下面一个开口型......

    凑合着先用吧。

    线圈绕多少圈呢?林夕记得以前绕九十圈空心圈,用多股纱包线,但是实在磁芯铁氧体上,现在,也只能摸索了。

    可变电容器?林夕觉得心真累呀,每一个都要重新做出来,而且还没有工业基础。

    好吧,现在手工业基础能够攒出来也是好的。

    林夕甚至已经听到自己的一个抱怨:为什么我穿越这么累?而自己也非常清楚另一个声音回说:你心里没点数吗?

    行,停!

    ......

    五、可变电容抽拉板、网状天线

    现在继续想可变电容器,林夕记忆中的可变电容器,都是一个轴,然后一排固定的铝片,一排跟着轴转动的铝片,二百七十皮法拉的可变电容,但是现在做不了这种精巧的结构——那么,就用两排大一些的铜片,然后通过横向抽拉来调解电容面积,就是体积大了一些。

    初创吗,一切都以完成为目标,不能太讲究。

    无线电发报机有了,还需要无线电收报机。

    收报机同样需要尽可能长的天线,这样能够提高收报电压,也可以利用网状天线,毕竟网住的电波面积越大,接收到的能量越多。

    对了船上的发射天线,也可以做一个网状的,专门面向需要发射的方向进行加强。

    然后是同样的线圈加上可变电容调谐装置,这样可以通过谐振来收听特定频率的电波。

    为了取出谐振电压,另设置同心线圈,并且在线圈的热点处,放置矿石检波器,然后接一个小的高频滤波电容,滤波电容可以面积小点。

    ......

    六、制造高阻抗喇叭

    然后有一个技巧,因为能量实在太低,所以需要高阻抗耳机才能更好地听,而林夕目前制作的小喇叭,阻抗到不了两千欧姆,于是林夕再设置了一级阻抗变压器,也差不多需要百倍的提升。

    要是能够放大电话或者电流该多好!

    林夕仔细回想着放大电流的方法,很显然,比较实用的就只有两类,一类是电子管,一类是半导体。

    电子管原理简单,但是制作着实不易,没有抽真空设备,没有钨丝,就这两条就限制死了,另外,能耗也干不起呀。

    背上一块电池,走不了半天,没电了,这不是找死呢?

    ......

    七、寻找天然半导体、半导体放大检测台

    没办法,再想想半导体吧。

    天然半导体其实还是很多,但是分析设备一点没有,这个很无奈呢!

    其实与很多不动手的人不一样,林夕却知道天然矿物中,也存在类似的三极晶体管样电流放大作用,有一些结构上可能也存在类似于场效应管的电压放大作用。

    不过这又是一个问题,无论是晶体管还是场效应管,发生放大作用的时候,都存在起始工作电压,低于起始工作电压,这种放大作用就不存在,这样一来,等于就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对天然矿石的三个电极的检测设备。

    三极管一般有3根电极引脚:基极(用B表示)、集电极(用C表示)和发射极(用E表示),各引脚不能相互代用,3根引脚中,基极是控制引脚,基极电流大小控制着集电极和发射极电流的大小。

    在测试设备中,需要控制3个电极中的基极,基极所需要的电流最小,且远小于另外两个引脚的电流,发射极电流最大,集电极电流其次。

    三极管的基极偏压一般是0.7伏特开始导通,林夕也觉得没法做太复杂,决定选择0伏特,1.1伏特和2.2伏特,也就是不接电,接上一对伏打电池基本上是1.1伏特,如果接上两对伏打电池基本上是2.2伏特。

    不对,还可能电流的方向也是不正确的,所以还需要一个更改电流方向的双向电闸刀。

    然后当然也要用电阻限制电流,这用一个细的精炼木炭棒串联其中。

    这样,基极的最检测试可能就差不多了。

    现在,需要再检测发射集和集电极的电流,那个吧,林夕计划在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加上3.3伏特的电压,然后串联一个电流计,然后还需要串联一个电阻,电阻还是用精炼木炭棒来代替。

    林夕画下这个结构。

    然后这个矿石的底座,跟检波矿石不一样,需要用探针接触矿石的三个地方。

    林夕能够想到的,也就是矿石的三个不同的面,或者同一个面的三个不同位置。

    这样就需要两组三针探针,探针需要用有弹性的黄铜延长做成板簧形式,以便接触良好。

    好吧,这两组探针,其实是等价的,每次只使用一组。

    嗯,还需要一个实验表格。

    林夕接着就画下实验表格,左边是三个测试电压,就是0伏特、1.1伏特、2.2伏特,然后对应电流的刻度。

    再留一个备注的格子。

    还有阿拉伯数字,得,这又得出个新东西。

    画完了这两组画,林夕开始考虑场效应管。

    场效应管好像开启电压3到6伏特,这样的话,刚才0、1.1、2.2伏特就不行,还不到开启电压呢,那么,就需要增加,那就在增加3.3、4.4、5.5、6.6、7.7伏特四组。

    这样就应该能够涵盖晶体管到场效应管的特性。

    那么基极或者栅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