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处置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处置 (第3/3页)

,仔仔细细的分析了朝廷的决议,以免今后不小心犯了朝廷的忌讳而不自知。

    杨浩不知道,自己的臣子们知识学的不多,对于如何做官这件事却无师自通。

    在对于浮的处置中,也提醒了杨浩另一件事,那就是齐国百姓称呼的问题。

    如今齐国和其余的氏族部落一样,大多数人只有名而没有姓,这对于习惯了姓名的人来说,或多或少的有些别扭。

    而杨浩的齐国自认为是继承了华夏的衣钵,姓名就是很重要的东西。

    但是铺如何推行姓名制度,杨浩却拿不定主意。

    在他心中有两个方案,第一种就是他根据后世的百家姓,让百姓们去选择。

    而另一种就是让百姓们自己去想一个姓,可是这样做有个弊端。

    杨浩很担心,自己的国家莫名其妙的会变成后世的岛国那样。

    毕竟什么松下,井下这一类的岛国姓,出现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比如说复姓中西门这个姓,出处应该就是住在西边城门的人。

    定姓一事虽然重要,但却不适合立即实行,齐国现在还没有稳定下来,杨浩只能暂时将这个想法记录下来,搁置在一旁。

    等到齐国彻底的在这个时代站稳了脚跟,再开始在全国推行姓名制度。

    而赐予烈士后代姓,也能让齐国百姓对这个制度有些准备。

    而在东方的边境地区,也许是因为浮杀戮的震慑或者是其余的什么原因,很长时间内,再也没有一个流民犯边。

    而北方边境除了小股不成气候的南下团体,被齐国军队俘虏之后,也没有什么的太过于棘手的战事出现。

    也许是齐国国土面积太小的缘故,其余的氏族都遭遇了南下难民的冲击,一些小方国并没有齐国这样的组织能力,在流民的冲击下已经被灭国。

    在夏朝西方,原本属于有扈氏的地区,南下的北方蛮族与西部的犬戎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开始向着中原地区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