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第三百三十三章 (第1/3页)

    杨浩很看重正统,这意味着自己是华夏文明延续者,而不是毁灭者。

    这关乎他的信念,与善恶无关。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无数的朝代更替,历代的帝王都拼了命争一个正统,即便是后世的大陆与海岛,也无比的在意这个概念。

    继承自夏朝从法理上,齐国可以名正言顺的接受夏朝的疆域,这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即便是得国最正的明,也是继承自蒙元,这种继承是以大一统理论为基础,即便是面对领土争端,也可以无所畏惧的说一声自古以来。

    夏启最终被带了下去,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

    杨浩跟他说了很多,他终于明白自己败的并不冤。

    齐国真正的强大不是他们强悍的军队,而是一种说不清道明的东西,杨浩将他们称之为思想。

    北方!

    征北大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了有穷氏本土。

    但是他们还是慢了一步,妘刑的大儿子羿,在得知齐军杀来之际,被留守部落的勇士互送着连夜向北方逃窜。

    齐军最终没有追上这支逃亡的队伍,征北大军一路打到燕山一代才最终停下了脚步。

    齐人在燕山脚下,找了一块松木,在上面刻了一个齐字,将其立在山脚之下。

    有了这块木碑,便意味着燕山以南已经尽数落入齐国之手。

    洪武六年十月初一,在萧瑟的秋风中,征北大军返回。

    持续了数月的战争彻底的宣告结束。

    这一战,让齐国彻底占据了北方绝大部分地区,杨浩已经完成了名义上的统一。

    但这只是名义之上,他想要去泰山封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

    只有皇帝这个称呼才是封建时代的顶峰,是大一统华夏的独一无二的领袖。

    但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即便是他好意思现在就称皇帝,虽然没有人取笑他不自量力,但他自己不会做这种自欺欺人的事情。

    和夏启不同,杨浩对于妘刑没有什么特殊的看法,之当是一个这个时代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