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张获献策

    第三百六十九章 张获献策 (第3/3页)

小声的商议起来,但是过了十几分钟,也没人想出什么太好的办法。

    而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人忽然说道:“回大王,微臣有一策。”

    此言一出,这个年轻人,顿时成了朝堂上的焦点。

    杨浩看着也就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觉得有些眼熟,便问道:“爱卿是何官职。”

    “回大王,微臣名曰张获,目前是翰林院编修。”

    杨浩顿时恍然道,暗道怪不得看这家伙有些眼熟,此人介绍完之后,才回想起来,这家伙就是和任康关系比较好的那个学生。

    也是齐国第一次科举考试的头名状元。

    一年前还是自己批了吏部的举荐,将他从荆州的一个小县城,调到京城当了这个这个修夏史和上古史书的一个五品官。

    “张爱卿可有良策教本王。”

    杨浩微笑道。

    张获有些紧张道:“回大王,臣以为,想要控制不服王法的苗蛮,我大齐目前的移民形式是行不通的,朝廷也没有那么经历去保护普通的百姓。

    我大齐象牙在战后,快速的站稳脚跟,唯一的办法就是就是允许前往南方的百姓拥有武器,以村落的堡垒的形式占据那里,经过简单训练的百姓,应当能抵挡零散苗人的劫掠。

    若是大王担心,百姓有了武器就会对朝廷不利,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前往南方移民中,必须有家人留在大齐本土,并对前往南方的面人实行一定时间的免税政策,只要不是有人发了癔症,根本不会有人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造反。

    只要我大齐将通往南方的道路修通,匪患自然可解。

    ”

    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说完,张获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水,甚至都能听到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群臣都是对此纷纷议论起来,谈论张获想法的可行性。

    杨浩却是对张获另眼想看起来,居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相处如此完善的办法,这简直就他娘的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换句话说,不管张获的计策能不能通过,他已经是简在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