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自萧关起战尘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自萧关起战尘 (第1/3页)

    河湟之地对于中原王朝的作用毋庸置疑,古往今来,凡事有所作为的君主,无不想把自己的势力扩展到西域。

    即便是被后世曾作弱宋的朝代,也花费了数代人的努力进行了河湟开边的壮举,只可惜数代人的积累顷刻间灰飞烟灭,让人不胜唏嘘。

    杨浩对于这些历史或多或少的有一些了解,加上他心中的华夏版图,自然无法坐视河西走廊被他人盘踞。

    秦州作为齐国的西部边陲,将近二十年的时间,虽然不如京城地区这般繁华,但是长久的和平环境,与生产工具的普及,人口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口便意味着,秦州有足够能力应对来自周朝蛮族的威胁。

    而杨浩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力量发挥出来。

    对付这些草原蛮族,杨浩还不打算动用中枢的力量,思量之后,与大臣们交流意见,决定从秦州当地募集青壮,补充边关守军人数不足的问题。

    并且杨浩下旨,让秦州边境各村镇结寨自保,成立类似于民团的组织,防止西方游牧部落的袭扰,好为朝廷救援大军赶来之前保住性命。

    战争对于齐国大多数的老百姓而言,实在是一件十分遥远的事情。

    当百姓们见到朝廷的军队有调动的时候,只是以为这些是十分平常军事训练而已。

    却不知道朝廷这一次的军事行动,意味着无数的人头落地尸横遍野。

    从长安出发的军队只是一支不足五百余人的小部队。

    领军将领乃是御林军中一名年纪不大的青年军官。

    之所以能让他作为征讨河西蛮族统帅,最主要的原因此人在历次的军事训练中表现极为的抢眼。

    此人名叫徐晃,夏启在位那一年出生于有熊部。

    洪武十四年从军,虽然没参与过比较大型的战役,但是也在剿匪这些小战斗中,立下过功劳。

    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出色的军事天赋,短短四年的时间内,就从一个毫不知名的小兵成长为齐国最年轻的营长。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