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渡河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渡河 (第2/3页)

命,我这便去了。”朱非也是毫不拖泥带水,站了起来,一边嚼着嘴里的肉脯,一边转身离去。

    朱非的信心,来源于北唐最新的技术与工艺。

    岩子河边。

    趁着夜色抵达河边的北唐士兵们从马背之上卸下一捆捆的物件,就在河滩边上拉开,平铺在河滩之上,然后,从四个角上找到了进气处,将一根管子塞进去,一名士兵便开始拿着一个筒子模样的东西,在哪里吭哧吭哧地一上一下地按压起来。

    橡胶在北唐开始正式投入到了军工生产之中。

    橡胶浮筒便是最新的出产。

    而士兵们手里的这个打气筒,也是另一种由此而来的衍生产品。

    伴随着士兵们的努力,原本瘪瘪的平铺在河滩上的橡胶袋子开始鼓胀了起来。直到有军官爬上去,用力地在上蹦哒了半晌,这才跳了下来,满意地挥了挥手。

    打气的士兵立刻抽掉了进气管,将进气口密封好,然后再小心翼翼的将其包裹得严严实实后,四名士兵便扯起四角,将这个看起来很大,实则并不重的大家伙给抬了起来,送到了河中。

    一名士兵拿着一根钢钎走了过来,将钢钎套在了一角的一个环口之内,然后用力地将钢钎插到了沙滩之上,旋即另一名士兵手持大锤上来,连着几锤下去,四根钢钎便将这个橡胶浮筒给牢牢地固定在了河上。

    第二个连接了上去。

    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除了固定他们的钢钎越来越长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它的差别。

    橡胶浮筒在河面之上慢慢地延伸出去,而架桥的活动,并不到此为止。

    一根根的铁杆被横着绑定在了那些插在河床之上的钢钎之上,将这些独立的钢钎连成了一体,使他们能有更强的搞击水流冲击的能力,而在橡胶浮筒之上,也有一根根的铁条被铺上,最后,则是一块块的木板。

    大约五百名士兵,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在岩子河上将桥慢慢地向着对岸延伸过去。

    而此时,正在大营之中睡得香甜的胜保,怎么也无法想到,居然能有人用半夜的时间,便能架起两条横跨岩子河的大桥。

    这也实在很难怪他。

    因为这完全超出了他这几十年来对战争的认知。

    新材料在北唐的运用,基本上都是首先出现在军事之上,也只有通过这种残酷的战争,新材料的能力才能更能为普通人所认知。

    四更时分,梁晗从睡梦之中醒来,站起来揉了揉脸庞,已是精神抖擞,“全体都有,准备出发!”

    数千骑兵哗啦啦地从地上站了起来,检查战马,检视盔甲,一切准备妥当,齐唰唰地翻身上马,尾随着梁晗向着渡河地步,缓步而去。

    天色微亮,两条横跨岩子河的大桥已经完工,相隔百步余,巍然耸立于河流之上。

    远处,十余名南军联盟的斥候,正缓缓策马而行,话说他们昨日巡视到了半夜才归营,此时,一个个却都是睡眼惺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