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智能大棚

    第358章 智能大棚 (第1/3页)

    湿热的气息中夹杂着一股木头腐烂的霉味儿。

    袁建峰第一个进入大棚内,找到开关,将大棚内的小吊灯打开,同时解释说:“我们村里的大棚都安装电灯,有的还装着控温控湿设备呢。”

    谷雅南疾控一行人陆续也进入大棚。

    灯光下,众人看到大棚内种着成排的西红柿,红色的果子一串一串地长在绿叶之下。

    王笑笑疑问,“这是西红柿大棚,没看到有蘑菇啊。”

    “你看西南角。”袁建峰指向大棚的西南角。

    那里被篷布遮住,好像是单独隔离出一块地方。

    袁建峰走过去,拉开篷布,一排一人多高的木架出现在众人眼前。

    木架上整齐排放着黑色菌包,一朵朵白色银耳长在菌包上。

    “果然有银耳!”陆离凑上前,仔细看,银耳数量不少,一眼望去,足有几十个菌包,上百朵银耳。

    谷雅南带着手套触摸银耳。

    白中泛黄的银耳摸起来有点黏,这不是正常健康银耳的表现。

    正常的银耳不会有黏答答的感觉。

    “带两朵回去。”谷雅南吩咐陆离。

    陆离打开采样箱,割下两朵银耳装进采样袋。

    袁建峰在一旁看着,疑问:“这鲜银耳真有问题么?我们村里还有一家大规模种植银耳的,整整有一亩地的大棚,也没听说他家银耳吃坏过人。”

    谷雅南:“鲜银耳变质不容易察觉,环境和日常管理很重要,另一家大棚在哪里?带我们过去。”

    “好,离这里不远,走两分钟就到。”

    去另一处银耳大棚的路上,袁建峰打电话联系大棚主人,“喂?老五啊,疾控的人要查你家银耳大棚,怀疑你家大棚里的银耳有问题,你快点过来。”

    等众人到达的时候,大棚主人也赶到现场。

    大棚主人打开大棚的门,同样一股湿热空气扑面而来。

    这股湿热空气虽然也有一股木头草糠气味儿,但没有刚才袁春望家大棚里那股霉烂味儿。

    进入大棚内,景色颇为壮观,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