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鸿渐于陆 第一百零三章 鞑鞭之折

    第六卷 鸿渐于陆 第一百零三章 鞑鞭之折 (第2/3页)

布,易守难攻:山环水绕立不败,自然天堑保平安。

    三者,北鞑主攻力量是骑兵,陆战骁勇,却不善水战。我缘城据两江之险,乘两江之便,水网交织,又能助力阻挡。

    四者,北鞑初定中原,不服水土,惧潮怕湿,仇酷厌热,打这西南山地攻坚战,劣势凸显。

    我西蜀既然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自是必胜北鞑。”

    先君被说的动心:“依你之见,如何据敌?”

    龙大将军胸有成竹:“既然是山地战,又是持久战,我方必须调整抗鞑战略:以缘城为核心,东守合川,西据夔门,依山就势,凭借江川,构筑山城,以点控面,在山川险要关隘,建立阻止北鞑南下的防御体系。”

    先君终于纳谏,下定决心,宁死不降。西蜀更是上下齐心,军民合力,抱定誓死之心,在缘城周边沿长江、陵江、馥江、岖江、芜江而上,拔地而起,建筑众多临江山城,利用突兀耸立山体筑寨,据守设防江河之险,并将各府、州、县治所及其居民迁至山城,全面遏控凶残的北鞑。”

    青荷闻言,更生疑惑:“丘山所说的,分明是重庆钓鱼城之战!只是,钓鱼城不在重庆主城,却是重庆远郊合川,创下世界战争史神话,直到南宋灭亡,依然屹立不倒。还有,坚守钓鱼城三十年的守将,并非龙大将军,而是王坚、张钰、王立。”转念又想:“这是宋末平行时空,我又何必如此较真?”

    便听丘山说道:“缘城地处常、陵两江汇合处,南、北、东三面环水,壁垒悬江。根据龙大将军策划,南北各建一条延至江心的一字城墙,城周数十里,均筑高数丈的防护体系。

    城池分为内城外城,城内分隔多区,八道城门紧邻悬崖峭壁,坚固条石砌筑城墙。江边筑设水师码头,江中布局战舰,上控两江,下掌要塞。腹地种植农耕,城内兵精粮足,城池固若金汤

    如此一来,在北鞑数十万铁骑重压之下,缘城岿然不动,屹立不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戈梦为人狡猾,命鞑军筑台建楼,窥探城内虚实;又造浮桥,建云梯,预谋突袭;还在两江上下游分别据险为垒,阻遏援军,孤立缘城。

    做好一切准备,戈梦帅军猛攻。在龙大将军英勇指挥下,我西蜀守城军民绝地反击。北鞑骑兵虽是机动灵活,凶猛剽悍,却不能展其能,一次又一次进攻,被我西蜀军民一次又一次击退,缘城依然坚不可摧。

    戈梦惨败,屯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