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虞蜀之交

    第四百零八章 虞蜀之交 (第2/3页)

    宫人,排成一列听训,个个谦忍温顺,诺诺连声:“侍长放心,奴婢晓得,自会尽心。”

    阿龙趁众人不查,飞身闪入进深一层大殿,躲在柱后,仔细观瞧,不觉大奇。殿中有一中年女子,僧衣僧服,坐于蒲团之上,面向青灯,手敲木鱼,专注念经,神情枯槁,万事无心。

    更有数位宫人,恭恭敬敬捧来汤药服侍,那年老的侍长又道:“君上时时牵挂君后圣体,娘娘也要好生将养。”

    虞后并不抬头,依旧低眉顺眼,顾自敲着木鱼,只是双唇微动:“贫尼晓得了,你们都下去吧。”

    阿龙观其容貌,虞后年轻时或许国色天香,可惜如今已是年老色衰,更与邶笛、青荷毫无相似之处。不由心中暗道:“青荷绝非虞后所生,想来也并非什么南虞公主,是我思念过度,神情恍惚,滋生幻觉,一厢情愿而已。”如此一想,又生新的希望:“既然如此,我寻她更能另辟蹊径。”

    寻荷日久,徒劳无功,更填伤痛。所幸与泰格朝夕相处,相识进而相知,相知进而相亲,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泰格的开朗豁达、聪敏沉稳,尤令阿龙震撼,那是思荷的痛苦煎熬中,最深的一分慰藉,最重的一分寄托。

    不知何故,阿龙常常产生深深的错觉,泰格与青荷渊源极深,究其根本,却说不清、道不明。

    年轻的泰格,甚至让而立的阿龙重新思考一回人生:“从前,我总说青荷看不到真心,殊不知此话恰恰说得是我自己。”

    “从前的我,像个盲目的陀螺,不由自主,转个不停。随天而转,随世而转,随波而转,随风而转,却从未随心而转。”

    “从不细想,因何而转,因谁而转,转到何时,转向何方?在旋转中,没了自己,没了目的,没了梦想,没了方向。”

    思来想去,醍醐灌顶:“无论如何转,不会改变沧桑的年轮,不会改变苍生的心轮,不会改变历史的车轮。”

    阿龙素常双管齐下,闻听悦城设有闻名天下的信鸽驿站,可向南华诸都投书递信,当即喜出望外开展飞鸽传书。

    大暑将近,金梭率领使团浩浩荡荡开到南虞,同来的还有丘山,载满蜀茶、蜀陶、蜀锦、蜀酒,礼品丰厚,琳琅满目。

    再见阿龙,金梭、丘山几乎不敢相认:不过数月,阿龙已是面目全非。昔日金戈铁马、年少气盛、意气风发的龙相,无处寻觅。今者容色沧桑、两鬓斑斑、形单影只的失意人,骇然眼前。

    金梭满心酸楚,强颜欢笑:“幸得龙相牵线搭桥,桂蜀两国恢复邦交,时至今日,已据龙相之意,桂蜀制定友好协议,交往密切,尤胜从前。”

    丘山眼含热泪,上前答言:“丘山奉大将军之命,挑选‘西蜀四宝’上上之品,夙兴夜寐,运到南国。”

    阿龙闻言欢喜:“‘蜀国四宝’深得虞人喜爱,必能促进蜀虞贸易往来。”

    一番忙碌,准备充足,阿龙率领金梭一众人等同赴荔粤宫。

    储君阿逢载笑载言,协同丞相泰宇,隆重接见。

    殿堂之中,细观泰宇,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纶巾,鹤氅加身,容貌甚伟。观望之下,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看得人敬意油然而生。

    只是,数次朝拜,虞君不曾现身。阿龙本与阿逢交好,对虞蜀贸易谈判,更是抱以厚望。哪料阿逢为人虽是坦诚,却能因公废私,导致谈判阻碍重重,甚而举步维艰。

    阿龙回到驿馆,只剩愁眉不展。

    金梭一旁焦虑:“南虞储君阿逢果然文韬武略,群逸之才,英霸之器。泰宇更是思维敏捷,巧舌如簧,超乎寻常,行事缜密,决绝狠厉。两人珠联璧合,实难对付。”

    阿龙满面忧色:“依我之见,阿逢才是真正厉害,可谓密如神鬼,疾如风雷,当真是天地人杰也。别看他彬彬有礼,谦恭有加,泰宇一言一行,皆是得他授意。”

    金梭闻言一惊,转念一想,恍然大悟:“虎父无犬子,虞君果然生了个霸道儿子,他与泰宇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既不失礼,又不失利。”

    阿龙连连点头:“阿逢做朋友两肋插刀,为国事寸步不让,形势对咱们大大不利。”

    金梭亦愁眉苦脸:“数月之间,两次谈判,桂、虞之对蜀态度,云泥之别,形同天壤。与桂谈判,经纬开诚布公,仲声坦诚相见,不仅出奇顺利,更能互惠互利。可是到了南虞,道路艰险,寸步难行。”

    阿龙面露忧色:“昔日桂弱蜀强,咱们共建和平友邦,利益均分,中桂自然求之不得。现下却是虞强蜀弱,外交难免一边倒。阿逢已经算准咱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蜀虞通商,是尔寸步不让。自古以来,弱国无外交,他给一分恩惠,咱们便要十分回报。咱们倘若只看中小恩小惠,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