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火纷纭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火纷纭 (第2/3页)

   至中天,如玉如盘。春风煦暖,却觉一片冰寒。擦一擦脸,才知更凉的是泪。

    左思右想,强作镇定:“她从小心大,生性豁达,不当委屈是委屈,不当仇怨是仇怨,未必会去寻死。”

    细细再想,略有安心:“她自是别乡去虞,穿吴赴蜀,只为自尊太过,咽不下一口怨气。”

    泰格为稳妥起见,夜入深宫,偷见阿逢,禀明真情。

    阿逢早知青荷实况,闻言更是一脸忧急:“父君当初那般安排,确是为了你和香悦好,怎奈世事难料。香悦本来除了酷爱玩耍,万事都不上心。谁会想到她居然会为了阿龙,彻底转性。这一年来,当真难为了泰兄。”

    泰格忧心忡忡:“我的事情不足论,香悦才最让我忧心,她若总是这样痴情,我实在担心哪一日她便就此长眠不醒。”

    阿逢连连点头:“你我确是应该从长计议,思索个万全之策。”

    泰格献计献策:“香悦悄悄归蜀,自是心恨阿龙。待我追上香悦,索性送她前去与阿龙相见。待她心结一解,说不定便能柳暗花明,重获新生。”

    阿逢深以为是:“泰兄只管速去,父君那里,我自会替你们瞒着。你见到阿龙,不如便替香悦做主,让她有怨报怨,有气出气。他们做回夫妻,咱们也算万事大吉。”

    泰格又悲又喜:“难得殿下如此豁达,我替香悦、阿龙谢过殿下。”

    阿逢一声长叹:“我这样做,也是为了咱们南虞。这短短一年,又是风云突变,我南虞只有顺应天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北鞑之祸,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绝大多数功败垂成,北鞑、东吴、西蜀便是余下的佼佼者,一个比一个更难对付。”

    泰格连连点头:“西蜀以疮痍之地、灭族之民,历经三十年沧桑变幻,求强求存,固然因其险塞密布,沃野千里,实在非惟天时,抑亦人谋,阿龙便是居功至伟。近期之内,可以为援而不可强图也。

    再说博赢,据有吴越,固有江东,收复北晋,国险而民附,已拥百万之众,贤能为之用,不可轻易与之争锋。

    北鞑必裂贼心不死,咱们方才并桂收滇得黔,他便全面南侵,好在他贪大求多,战线拉得太开,咱们联手蜀、吴终于将之驱逐。”

    阿逢目光灼灼:“奈何博赢欲壑难填,乘乱又将西征的战火愈烧愈烈。一场旷世大战,又是不可避免,整个华夏都要动荡不安。”

    泰格连连点头:“当今国运,虞、吴、蜀、鞑四国兵力以蜀最弱。西蜀以绝对劣势,胆敢对抗强吴,固然是为本国之利,同时也进一步挑明了亲虞之举。何况,咱们得桂收滇取黔,西蜀虽是屡屡吃亏,却能顾全大局,给予咱们南虞全力支持,不似东吴两面三刀、背信弃义。既然如此,虞、蜀终究是友非敌,或许无需总对阿龙心怀芥蒂。”

    阿逢点点头,又摇摇头:“或许放眼十年,虞蜀不会兵戎相见。但是,十年之后,是敌是友,孰去孰留,现下只能三缄其口。”

    泰格深以为是:“华夏一统,大势所趋。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统一才是渴望已久。”

    阿逢面色凝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南虞看似遥遥领先,形势大好,实则任重道远。如今乘着乱局父君已派凌傲驻扎虞吴、虞蜀边境,吴蜀两国无论谁负谁胜,咱们都要乘虚而入抢占先机。”

    泰格连连颔首:“殿下果然高瞻远瞩,也唯有如此,才能助我南虞横扫**,合纵四方,一统天下。”

    阿逢低声叮嘱:“这些都是后话,现下时局紧迫,当真是云诡波谲。当务之急,还是安排好我这个小妹妹。泰兄任重道远,一路之上,定要小心提防。”

    泰格当即告辞阿逢,唤上常翼,更不敢稍作喘息,飞马而走,直追北上。

    临行之时,两人带上一只猎犬、一对信鸽,只盼快追快赶,第一时间保青荷平安。

    二人叱咤南海多年,贼匪闻风丧胆。此次远游,海盗定将大排宴宴,不醉不欢。

    光阴似箭,奔马如飞,泰格寻到桂地幽兰谷,终于寻见青荷。

    青荷好似方才粤江出来,浑身湿透,瑟瑟发抖。矗立江畔,孤影相吊,神色萧条。

    倘若泰格不来,不知她这个姿势,将会保持到何时?天荒地老?抑或天长地久?

    泰格将她急拥入怀,只觉如触雪霜,更觉通体冰凉。

    他心痛无以复加,她却浑然不觉。

    终于,青荷复苏,认出她的泰哥哥,更是悲愤不已:“粤江水又起,何处寻小鱼儿?”

    泰格闻言一怔,心下酸楚,千爱万哄,恳请送她归蜀。

    青荷面上云开月和,心里却执迷不悟:“小鱼儿便在江中,又孤单又冷清。我哪儿都不去,只在这儿陪他游戏。”说完,又欲投江去寻。

    泰格飞身而起,一把又将她抢在怀中。

    任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