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唇亡齿寒

    第五百一十五章 唇亡齿寒 (第1/3页)

    |||->->青荷闻言大惊:“天权夫妻安居桂地,多年隐姓瞒名,他们究竟如何给他罗织什么罪名?”

    奇水连连苦笑:“他们冤枉他勾结伯艺,交好仲声,心向南虞,背叛东吴。”

    青荷闻言只觉气闷,半晌才又发问:“水姑姑出走,天璇深陷牢狱,太子殿下会不会雪上加霜?”

    奇水强忍泪水,一脸无奈:“当然会,我却力不从心。我整整护他二十四年,已经护到筋疲力尽。世事无常,君心难测,我若一味袒护,只会适得其反,君上只会猜忌更会。不如远离君上,让他一人静一静、理一理,等他把一切梳理清晰,说不定事情还有回旋余地。”

    青荷深以为是:“你们君上不是狠心决意之人,便是一时混乱,也绝不会难为亲生儿子。水姑姑现下确是应该低调行事,以待天时。”

    奇水沉默良久,连连点头:“如今这情形,谁也说不清。奸贼内结豪强,外勾鞑虏,步步紧逼。君上内忧外患,难以控制局面。北鞑狼子野心,北晋反复多变。天道无常不可测,大殿下只能静候天命。”

    青荷念及阿龙,口中急问:“北鞑趁乱打劫,已经攻破北夏,挺近西蜀。会不会兵分两路,勾结晋王,出兵东吴?”

    奇水连连点头:“好在晋王举棋不定,北鞑虽已出兵,不能借晋地长驱直入。只怕晋王是墙头草,会见利忘义,倘若被鞑晋前后夹击,东吴定将危矣。”

    青荷沉默良久,忽道:“事到如今,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蜀吴尽快结盟,共抗北鞑,以解燃眉之忧。”

    奇水却是面色凝重,忧心忡忡:“东吴西蜀,世代血仇。结盟抗鞑,无异痴人说梦。在我看来,彼此不去趁火打劫,互分一杯羹,已算仁义至尽。”

    青荷微微一笑:“吴君是非常之人,蜀君也不是泛泛之辈。依我之见,事在人为,两国结盟,极有可能。我认为只要陈情厉害,蜀君应该不会对结盟反对:西蜀在四国之中兵力最弱,依仗天险,自保尚可,侵略不是上策,此其一。西蜀正在发展实业,稳定前行,值此之际,干戈不如玉帛,此其二。即便争雄一时,未必争过北鞑,更不必说南虞,倘若四平八稳之势打破,自是对西蜀大大不利,此其三。既然蜀吴结盟抗鞑对西蜀大大有利,何乐而不为?”

    奇水闻言面露喜色:“只要蜀君能够迈出吴蜀联盟第一步,我敢担保我家君上必将全力与西蜀修好。我只是担心,蜀君当真肯放下仇怨,与我东吴真心结交?”

    青荷沉吟片刻:“蜀君我不敢说,阿龙早有此愿。不仅阿龙,还有蜀后。日后倘若我能回归缘城,可以去劝说蜀后。堇茶本是吴人,怎不希望家乡好?蜀君曾对蜀后言听计从,说不定便能说服成功。到那时,形势一片大好,水姑姑只管派大殿下出使西蜀,两国若能结盟,大殿下便立了首功。如此一来,再立储君,可望而可即。”

    二人溜溜说了一天,可谓无话不谈。

    又过了数天,奇秀依然不见好转,奇水心忧,哭道:“母亲生我们兄妹五人,哥哥英年早逝,禾妹、陵弟想必早已驾鹤西天。唯一一个贴心的秀妹,也是命运多桀。倘若连她我也保不住,活着又有何生趣?”

    青荷含泪安慰:“水姑姑放心,‘花仙’说过,事在人为,只要咱们齐心协力,秀姑姑定能起死回生。”

    奇水泪眼朦胧:“这些年来,秀妹妹常常期盼回神农顶看望母亲。如今这般情形,如何如愿?”

    青荷眼珠一转,计上心来,急忙献计献策:“水姑姑莫忧。俗话说,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倚。多年以来,姑姑朝思暮想,盼着父母言归于好。此时倒是个绝好之机。”

    奇水满心疑虑,看向青荷:“什么时机?”

    青荷微微一笑:“岫姑姑病重,不能去神农顶,师祖母难道不能来蜀陵?倘若水姑姑亲自跑一趟,说明秀姑姑病情,师祖母必思女心切,说不定便打破誓言,重回蜀山。如此一来,师祖他们鸯梦重温,再不遥远。”

    果然,一日傍晚,青荷正助红袖运功,忽觉清风徐来,帘珑微动,暗香袭人,不起尘烟。

    抬头一看,一绿衣女子,飘然而至。她容貌清丽,风姿绰约,极似碧雪。一双水眸,直视前方,涟漪不生,波澜不惊。

    青荷呆呆望着她,不知是喜是悲:“她定是碧苍,水姑姑、秀姑姑、禾姑姑的母亲。”

    碧苍飘至红袖身侧,与红袖四手相握,面露悲色。

    碧苍身后的奇水忙道:“母亲勿忧,父亲、师叔还有小公主,每日精心看顾,妹妹病情已有起色。”

    碧苍面向青荷,眼睛却是一眨不眨:“多谢殿下倾力相救。”她那声音,如烟飘秋水,如风吹碧波。

    青荷急忙起身,恭恭敬敬对她拜了数拜:“师祖母不必客气。”想到她极可能便是泰格之外祖母,想到芊芊阿禾已是不幸罹难,不由得阵阵心酸:“禾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