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旋风无影

    第五百六十七章 旋风无影 (第3/3页)

便将素日谨慎抛诸脑后。

    但听一声令下,吴军风驰电掣,向小鱼儿、元臻冲锋。

    小鱼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引领蜀军更与吴军浴血奋战。天

    玑何等了得?指挥大军,顺势包抄。

    小鱼儿毕竟青春年少,眼见敌强我弱,惊慌失措,路出马脚。拼到最后,寡不敌众,丢盔弃甲。心知抵挡不住,只好命令后退。

    他节节溃败,退守沙鹰谷,倒是骨气极硬,誓死捍卫国土。

    天玑紧抓战机,即刻令人入谷。

    不一刻,探马蓝骑回报:“启禀元帅,谷内除了元臻的数百名残兵败将,并无伏兵。不仅如此,山上皆是草房,极似粮仓。”

    天玑心中暗道:“小心驶得万年船。”再次登高远眺,又见西侧二十里开外的蜀国大营,依然旌旗招展、绣带飘扬,对此地战局,毫不知情。

    左思右想,大喜过望:“此地果然是粮草大营,蜀军主力毫无戒备,我不如多派人马进谷,既能擒获蜀国储君,又能劫持粮草大营,当真是兵不血刃,一举两得。”

    当即再不吃一,聚集兵马,长驱直入。

    直到尽数入谷,方知只有谷口附近有粮草,余者尽是干柴火药。

    正在惊骇,方欲打起退堂鼓,只听数声炮响,便闻羽箭声、火器声、喊杀声,惊天动地。

    刹那间,不计其数的火把齐飞,无计其数的火箭齐发,地雷火炮齐声爆炸,干柴火药瞬间燃烧,火势冲天而起。

    不仅如此,再看山头之上,罗伞之下,一位银袍将军,正襟危坐。一杆大旗,迎风飘摆,斗大一个“龙”字,正书其间。

    天玑无从预料,惊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转瞬之间,前后谷口已被截断,数万吴军腹背受敌、前后煎熬、无路奔逃。不过顷刻,吴军阵脚大乱、兵败如山。

    只这一战,吴军主力,折损过半。

    总算老天开眼,临近傍晚,一场救命及时雨,瓢泼而至。正是这场及时雨,导致火势锐减。

    天玑率众冒雨冲锋,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冲出沙鹰谷,率领残兵败将,一路东逃。

    不料逃来逃去,逃不出蜀军包围圈,眼见前方山高水远,道路难行,兵士饥饿难忍,筋疲力尽,耳听身后蜀军追杀声越来越近,天玑心急如焚:“蜀军土生土长在高山深谷之间,擅长山地作战,我带着老弱病残,在山间流窜,早晚成为他人口中餐。这可如何是好?”

    无可奈何之下,天玑下令:“弃陆路,走水路。”

    于是,四五万吴军翻山越岭,奔向凰河含古口岸。

    幸而吴军舰队完好无损,天玑窃喜,帅军急行,一跃而上,飞上战船。

    当是时,天色已晚,东风大作,波浪汹涌。天玑遥望明月,照耀江水,泛起万道银光,不知是凶是吉。

    忽闻身边侍卫大声疾呼:“大将军,西侧隐隐一簇帆幔,顺风而来。”

    天玑跃上桅杆,凭高而望,更是犹如惊弓之鸟:“速速开船,莫让敌船追进!”

    哪成想,天玑言未绝,来船愈追愈急,愈追愈近。

    天玑心中暗叫不好:“蜀国舰队采南虞之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奔走如飞,断难与之匹敌。”

    便在此时,二十只西蜀火船,奔如飞箭,闯入吴国舰队。

    于是,风助火势,火趁风威,烈焰滔天。

    天玑正在惊急之间,正前方又有二十只火船拦住去路。却是蜀将巴横率军杀将而来。

    刹那间,前后火船逼近,凰河水面,火逐风暴,漫天彻地,一派通红。全盘火起,无处逃遁。

    转瞬间,刀枪林立,箭如雨发,吴军火焚水溺,枪挑箭伤,不计其数。

    天玑心胆俱裂,眼见势急,无可奈何,率兵极速弃船上岸。

    天玑跃身在半空之中,数支“追风菱针”破空而至。

    他惊急之下,旋身飞避。回头一望,一银袍小将,施展“旋风无影腿”,急如骇电,劈空踢来。

    天玑早已精疲力竭,如今腹背受敌,左右受制,当真是顾上不顾下,顾前不顾后,如何避得开?瞬间猝不及防,跌落水中。

    眼见主帅落水,早有数将跃入施救,哪料到白白搜救半晌,都是徒劳无功。

    原来天玑沉入水中,正欲奋力前划,忽觉双足受制,被人向下拉扯,不得自由。他大吃一惊,“魁星七绝掌”奋力拍出。奈何水中还击,力道不足。

    天玑腿踢掌击,无济于事,偷袭之人,仗着绝顶的武功,绝好的水性,更是有恃无恐。

    天玑在水下吃了大亏,时日一久,气力不支,呼吸不息,昏昏沉沉,意识逐渐淡薄,再也无力强撑,便晕了过去。

    醒来之时,天玑只觉浑身酸痛,勉力睁眼,却是身在一小艇之中。

    他奋力抬眼,便见一张稚气未脱的英俊少年,赫然呈现。看过之后,天玑更是惊骇连连:“西蜀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