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回头遥望乡关处 60 山河

    第四卷 回头遥望乡关处 60 山河 (第2/3页)

愧‘天马’的称号。”

    “咦?雷元帅对相马之术,看来颇有了解呀。”

    “末将辽东人,自曾祖父起,世代为鞑子牧马。及末将年长,略识文字,又稍读过些书,对相马之道,不敢说精通,略知一二。”

    邓舍点了点头,扬起马鞭,凌空甩了个鞭花,啪的一声脆响。他朝前边指了指,说道:“哪里有个山谷,咱们去瞧瞧。”

    雷帖木儿不花意犹未尽,紧随在邓舍的马后,一双眼不由自主,总往这照夜白的身上落去。邓舍偶尔回头看见,却只当不知,与诸将指点山河,分析地势,时不时提出些问题,如果在这里遭遇敌人,或者敌攻我守,或者我攻敌守,该如何应对?怎么战胜敌人?

    随行诸将尽皆老于行伍的,或许理论不太擅长,但是实战的经验都很丰富。一个个争先发言,抢着回答。

    一个侍卫突然大叫:“兔子!”

    “哪里?”

    顺着侍卫指的方向,邓舍张弓搭箭,箭头随着波浪起伏的草丛,调整瞄准,一箭射出,正中那白兔的身上。他挟弓打马,疾驰过去,一弯腰,将之提了起来,随手向后一丢,毕千牛催马赶上,伸手接住。

    “晚上熬了汤,诸位见者有份,每人一碗。”

    邓舍的上任亲兵队长左车儿,现任金州翼元帅府翼元帅的,邓舍此行把他调了过来,随行左右。他正奔行在毕千牛的旁边,应声问道:“只喝汤?肉不叫吃么?”

    “狗日的。肉当然老子吃了。”

    众人齐声大笑。

    他们很久没听邓舍说过脏话,没见邓舍这样高兴过了。

    邓舍怎会不高兴。

    好消息一件件传来。军校竣工,随时可以开学。吴鹤年经营关北,收效甚好。刘杨成功灭了长野四郎,海东水军势力大涨。姚好古与王祺顺利达成盟约,布告汉阳的文书已经传遍海东。南高丽东线的丽军开始一批批的投降,南高丽的战事眼看就要结束。

    虽说还有沈阳与辽西两个外敌,但是南高丽一灭,纳哈出与世家宝也就不足为忧了。至多半年,稍微的休养生息一阵后,便可依据先前制定的策略,先取纳哈出,再战世家宝。然后,只要等他在高州沿线布下一道坚固的壁垒,整个的海东、辽东,可以说就真正的自成一统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他等这一天,等了很久了。山东的李首生近日多次送回加急情报,河南的察罕帖木儿连月来大规模调动军队,派往山东的细作一拨接着一拨,看起来他很快就要开始大举进攻山东。等到那个时候,辽东、海东既然一统,精兵十万、悍将如云。而山东内讧不休,势必难以抵挡察罕的锋锐。他要不要强龙过海,还不是一念之间的事么?

    他怎能不高兴?

    更有着辽阔的原野,开阔人的心胸。一时间,他雄心万丈,带着诸将奔近山谷,远远兜了一圈,绕上高地,俯瞰平原。他道:“洪先生盛赞此地,称之为辽东的门户。所言丝毫不虚。诸位且看,这块平原处在两山之间,左右山势连绵,左边逶迤直到辽西,右边深入漠南。潢河与土河横贯整个平原,土地肥沃。

    “原来的高州城太小,只等击退孛罗帖木儿,我海东便可以在此另外择地建城。另外左右筑造军镇,以为壁垒。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就此形成了。

    “漠南的鞑子若来,它绕不开山的西麓,我军在上,它在下。漠南鞑子多为骑兵,它必须仰攻,首先就处了下风,难以功成。且有上都为我之前哨,进退由我。何止防守,我若有意,用惠和御辽西,然后出精骑,应上都,卷袭漠南亦非难事。

    “现在辽西不在我们的手中,世家宝如果来犯,莫说他连惠和、武平并及大凌河等处的险要都突破不了,即便他往腹里继续寻求援兵,也不要紧。我有高州在后,可做惠和的坚实后盾。哪怕他雄兵十万,也绝难抵住我的纵深防御。且,大宁距离惠和不过百里,我若有意,用高州御漠南,然后举两省之兵,倾其一城之地。朝发夕至,要想得辽西,真如探囊取物一般。

    “正可谓:自此辽、海成一统,春夏秋冬在其中。有朝一日虎啸时,百万雄师过大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