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补天手段略施展 63 筑防

    第七卷 补天手段略施展 63 筑防 (第2/3页)

舍才说了应对察罕赎人的计策,他跟着便又提出智取棣州的谋划。两者好似风牛马不相及,但是却有个共同点:皆不讲仁厚。唯利为先。话说回来,这却也是不足为怪。自古逐鹿天下的人们,谁又不是如此呢?如果真的在战争中,讲究仁信,那才是拘泥不化。宋襄公自称仁义之师,不半渡而击,非要等到敌人的军马过了河,才肯开战。徒然落千古笑柄。

    堂外日升,风吹入内。

    已入三月,天气渐暖。和风拂面,既暖又熏。一夜没睡,受这暖风一吹,邓舍不觉困意上来,打了个哈欠。

    洪继勋说道:“主公又是一夜没睡?”邓舍说道:“才得济南,军务甚多。先生你看,……。”指了指案几上的文牍军报,笑道,“堆积如山也。”洪继勋道:“虽然军务繁忙,主公一身系海东安危,却也是要谨慎身体。”

    “我观看通政司的线报。尝见从金陵来的线报中,曾有提及吴国公勤政条,说他常常三更未睡,五更已起。日以为常事,不觉疲惫。从晋冀来的线报中,也曾有提及察罕,说他也是经常熬夜,往往夜至四、五更,还见他府中有将、校熙攘出入。我海东较之金陵,不及其富;我海东较之晋冀,不及其强。既然已不如人,先生你说,我又怎能不以勤补拙呢?”

    洪继勋自责,说道:“只恨臣才力有限,不能多为主公分忧。”

    正说话间,堂外侍卫来报,说道:“禀告殿下,关家娘子、李家娘子到了。现已入府中,刚至后院。”

    却是邓舍大婚不久,没隔几天,就又正式纳了颜淑容、续阿水、观音婢为嫔。也许是因为越娃,那天他见越娃,听越娃说起来身世,不禁想起了李闺秀。又或许是因为李宝口,那天他见李宝口,便是个小一号的李阿关。又因见后院诸女多已来到益都,索性就便又传令,把李闺秀和李阿关也给接来了。也算借此,更向海东上下以及益都地方明示,纵然察罕再来犯,他也会坚决不退,固守不走。

    听了侍卫奏报,邓舍颔首,表示知道,说道:“便请王妃给她们安置住处。”此为小事一件,他也没放在心上。待侍卫领命出去,他见天色不早,与洪继勋说道:“取棣州之事,我会交代给阿过,命他全权去办。先生,时辰不早了,刘十九也该已经起来。他那边,就请先生去一趟吧。”

    去说给刘十九,高邮已失,朱元璋已撤军,海东一个巴掌拍不响,估计是难以南下了。洪继勋应诺,起身告退。

    邓舍亲送至堂门,看他远去,转回堂上,坐入胡床,从案几上拣出一份条陈,打开来,上边抬头一行字:“议取棣州事。”

    底下写道:“前数日,主公召棣州诸将入益都,以臣之见,应是为分化棣州计。臣窃以为,棣州者,乃我益都西北之重镇,关系全省之安危。与其分化,权握他人之手;何如径取田丰,守御我自断之?……。”

    云云。其下所分甚细,内里言语与洪继勋适才所讲的大略相似。只有一点稍有不同。洪继勋提出的取棣州之计,是用棣州诸将在内呼应。而这个条陈里提出的取棣州之计,前半截与洪继勋是一样的,也是先策反几个棣州将领,后半截却是截然不同。条陈中提出来:在策反棣州将领成功后,指使他们内乱,斩田丰,随后再向益都投降。又或者,在其内乱起后,益都以“协助平乱”为名,即遣精卒星夜驰援,借机取下棣州。

    底下署名:“微臣潘贤二再拜。”潘贤二现在济南。这封条陈,是他通过前线的信使,昨夜才刚刚送来的。

    “这潘贤二,人才难得。”

    邓舍沉吟片刻,把潘贤二的计策与洪继勋的计策两相比较,最终还是选择了洪继勋的计谋。潘贤二的计策,用棣州内乱,然后使得益都坐享其成。看起来,诱惑很大,要比洪继勋的计策好一点。但是,诱惑越大,风险越大。若是内乱不成,被田丰迅速平定,空自打草惊蛇。再取棣州就不容易了。而且,他所出计谋中的次一个选择,待乱起,益都去平乱,就也等同把策反的棣州诸将给出卖了,似乎也是不太合适。太过只求利。

    如果现下外无强敌,也许用潘贤二之计不错。纵内乱不成,棣州也必衰败。但是如今外有强敌,大战或许在即,却是不能冒这个风险。还是用洪继勋的计策,较为稳当。邓舍熟思良久,做出甄别,定用洪继勋之计。

    接着,他又从案几上翻出了一份条陈。这一份,却是益都分院就此次济南战事而拟定出的封赏功臣名单,也是昨天才呈上来的。抬首数人,自然主将李和尚、毕千牛,潘贤二做为谋主,名列第三。再下边,接着是射伤了关保的郭从龙,肉袒冲阵的杨万虎,并及柳三、傅友德等等。

    给潘贤二定的功,是次功。到底此次攻城,他虽有多次献计,但是并没有起到特别突出的作用。拟定给他的封赏是记功一次,赏赐银钱若干。

    这所谓“记功一次”,不可能每次有战事,有功者都能得到升迁。如果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升迁几次,就升无可升了。故此,累计功勋,按照贡献功劳的大小,到了一定的数目,之后方才会给以相应的升迁。

    邓舍取出笔来,将拟给他的次功划去,想了一想,改为优等。并又划去了原定给他的封赏,连带前边的改动,总的改为:“前番守御泰山,已有大功。制定贪册,又有功劳。此战亦有功。宜为优等。擢为益都分院副枢。赏赐银钱若干,并给益都宅子一区。”也提高了赏赐与潘贤二银钱的数目。更主要的是赐给他了一所宅子,地位得到显著提高的象征。

    改过了,再又把这条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将给傅友德的封赏也略微提高。即封好了,唤来随从,令交给益都分院,就按此行赏。随从接住,抬眼偷觑邓舍,似乎欲言又止。邓舍笑骂说道:“鬼鬼祟祟!是有何事?”

    这随从不是别人,正是马得宝。他现为燕王府的宣使,做得就是传送邓舍令旨的差事,所以日常多有随侍在侧。因他诙谐,时不时会有妙语,常引人捧腹,也所以,虽调入燕王府的时间不长,却已是极得邓舍喜欢。

    马得宝道:“殿下明见万里。小人略有迟疑,已被殿下看出。”

    “少来给我拍马屁,有什么事儿?说吧。”

    “却不是小人的事儿,而是杨将军与王将军。”

    “怎么?”

    “从天没亮起,他两人就又来了。现正候在院外,想求殿下召见。”

    邓舍沉了面色,说道:“他两人起得倒早。昨夜四更还没走,今天天不亮就又来了。当我的燕王府是甚么?赶出去!告诉守门的侍卫,不许他两人再来!”

    马得宝说道:“殿下息怒。杨将军与王将军也挺可怜的。殿下您是没见,瘸着个腿,走路都走不稳当,坐也没法儿坐,站也站不住。连着好几天了,天天都是半夜没走,天没亮就来。他两位还都长得凶神恶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