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81 牛刀

    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81 牛刀 (第2/3页)

    赛因赤答忽哈哈大笑,说道:“此真乃天助我也!”

    正说话间,听见木屐声响,转回头去,看见是阎思孝。他们一干主将、谋臣全都出来看雨,顺便巡查城防,得有人守在帅府,以备处理紧急的军事,守在帅府之人就是阎思孝。见他这会儿过来,赛因赤答忽心中一动,等其走近,放低声音,问道:“阎公步履匆匆,可是红贼有何异动?”

    “大帅明见。刚接到的谍报,一个时辰前,本在入夜时已扎营的吴贼常遇春部忽然拔营,向我羊角庄方向急行。”

    “噢?一个时辰前?”

    掐算时间,一个时辰前,是刚刚落雨的时候。

    常遇春趁着落雨拔营,借助夜色,向羊角庄方向逼近,意欲何为?赛因赤答忽、王保保对视一眼。王保保微蹙眉头,说道:“常贼趁雨夜急行,是想借机取我羊角庄么?……,阎公,羊角庄的驻军可知此事?”

    “已经知道了。”

    “虽然有雨,且我羊角庄驻军的驻防工事大约也还没有能完成,但毕竟也是数千的精锐,何况已经知晓此事,常贼来犯,倒也不值得担忧。”

    说起常遇春部,蔡子英想起一事,问道:“阎公,散出去查探常贼粮秣虚实的斥候可有回报了?”

    常遇春孤军渡河,带的辎重肯定不会多。根据蔡子英的推测,十有八九,后期是要靠燕军补给的。所以他请赛因赤答忽遣派出去了许多的斥候,一方面探明常遇春到底带了有多少的粮秣,可供支持几天;另一方面,则顺带摸清楚从蒲水到常遇春驻军处的道路,看看有几条。

    如果能把这两方面的情况探查清楚,便可以更进一步地推测出燕军何时会给吴军补充后勤,更甚而,会走哪一条道路。而如果把这些都搞清楚了,就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在适当的地点,埋伏下一支军马,半道劫粮。

    察罕帖木儿建议赛因赤答忽可以去劫邓舍的粮,蔡子英由此化之,更准备劫常遇春的粮。这,也是他所谓“先南后北”,先打吴军,后打燕军的一个可行办法。

    阎思孝说道:“常贼防范甚严,咱们派出去的斥候很难靠近,只能远远观望。他带了有多少的粮秣,一时间,还难以探查清楚。不过,从他行军走过的道路上来看,辎重车不算少,而且都很重,压出来的车辙很深。”

    “也就是说,短日内,他是不会缺粮的了?”

    “怕是如此。”

    蔡子英向赛因赤答忽、王保保拱了拱手,说道:“既然短日内劫粮的可能性不大。卑职请大帅、少将军,今夜即遣军出城!”

    “出城?”

    “正是!常贼趁夜雨疾行,不管他是不是为了去取我羊角庄,但对我单州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机会?先生的意思是说,我单州可以与羊角庄呼应,围击常贼?”

    “不错!今夜出击,对我军有利三,对红贼有弊三。”

    “三利为何?”

    “我临汾军初至,诸将无不求战若渴,此我之一利。虽然下雨,只是细雨,对我骑兵无碍,此我之二利。羊角庄已驻有我军,占有地利,足为呼应,此我之三利。”

    “三弊为何?”

    “常贼初至,本已士疲马倦,却自恃骁勇,不待休整,便冒然进军,此彼之一弊。据报,常贼部多步、少骑,此时雨虽小,亦对步卒结阵不利,此彼之二弊。常贼趁雨夜拔营,以为我不知;我军趁雨夜出城,只要隐秘得好,金乡杨万虎、蒲水赵过却定然会不知,外无响应,此彼之三弊。”

    “三弊,三利,……。”

    “我军有此三利,而彼却有三弊。败之易如反掌!”

    却正是:趁天雨,牛刀小试,渡黄河首开攻战,常遇春要夜袭鞑虏;因地利,大显身手,援单州初露锋芒,蔡子英欲反击红贼。

    察罕的幕府中,他最信用的谋士当数李惟馨,余者如孙翥、赵恒,蔡子英也是一个。李惟馨因为最得重用,所以常年随在他的身边,参议谋划,少有外派;而孙翥、赵恒、蔡子英等人,有时会派去给部将,担任谋主,像这次便把赵恒给了王保保;至若蔡子英,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