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99 出战

    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99 出战 (第2/3页)

单州!争取一举拔城。

    潘贤二遥指单州,说道:“大人请看,出城的鞑子距离单州城池约有数百步的距离。鞑子阵后百步外,是护城河;护城河后再有两三百步是城墙,虽然王保保、赛因赤答忽分出了些许兵力看守退路,但并不多。如果我军能够遣出一部,出其不意地横插入内,只要可以抢占住护城河桥,便就等同切断了鞑子的后路。后既无退路,前则有我军,他们的失败不就在眼前了么?”

    因为城中还有阎思孝等人,所以王保保、赛因赤答忽并没有在退路上安排太多的军马。实际上,他们也不需要在退路上安排太多的军马,因为只有几百步的距离,真要想撤退,在城中诸将的接应下,会很容易的。

    潘贤二好出险计,他的这个“横插入内、断其归路”,看似简单,其实风险极大。试想一下,护城河东边百步外是元军的近两万主力,西边两三百步外是元军的城中诸将,要想在这种情况下“横插入内”,要想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在敌人的腹心地带“断其归路”,不异于虎口拔牙!

    他的此计,赵过也曾经想到过,却一直没有想到可担此重任的合适人选,犹豫地说道:“孤、孤军深入,至敌人云集处,前、前有鞑子主力,后有城中诸将,可、可供腾转的地带不足百步方圆,能带的兵力最多不超过五百人。此、此之所谓自陷九死之地,独行危墙之下。败,定会尸骨无存;纵胜,亦难免全军覆灭。以先生之见,请问军中诸将,谁、谁可当此险任?”

    “如大人所说,卷甲深入,投兵死地,非胆识超群,勇悍绝伦者不能为之。”

    “谁、谁可为之?”

    “阵左高延世。”

    “高、高、高延世?”

    “昔日泰山之战,高延世、李子简引千人独对元军数万,右截泰安阎思孝,左格济南王保保,雪积三尺,无有薪柴取暖;阵亡过半,营寨寂静若空,犹且苦战不退。听到敌人来了,无论伤残与否,原本安静无声的士卒们都快乐得大喊大叫,争先恐后地从营房中一涌而出,以进死为荣,退生为辱。古之卓绝之士,不过如此!胆识、韧性俱佳,足可担此重任。”

    泰山阻击战时,潘贤二便在高延世、李子简军中,对整个的阻击过程非常熟悉,对高延世及其部下在战斗中“乐死恶生”的态度,印象极其鲜明。可以说,自他从军以来,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将军,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悍不畏死的士卒。

    就以新生代的海东诸将来做比较,高延世带军,威严不如傅友德;平易不如郭从龙;受部下喜爱不如柳三,但是却也有他独特的魅力。年少、跋扈,鲜衣怒马,骁勇善战,有“少不更事”的缺点,却又有“有气敢任”的长处。便如西汉时的霍去病,尽管“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却依然能够让士卒甘愿随他赴死,并且常常能够取得胜利。

    故此,潘贤二对高延世的评价极高:“古之卓绝之士,不过如此”!

    海东军中流传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宁愿在郭从龙麾下当个小卒,也不愿在高延世麾下做个军官”。为何有此一句呢?便是因为高延世用兵的特点,他不注意“爱惜兵卒”,所以每逢战事,他部下的伤亡比例经常都是最大。然而也就奇怪了,虽然有这句流传的话,但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