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124 徐州(上)

    第八卷 干戈斧钺耀天日 124 徐州(上) (第1/3页)

    不好意思,昨天没能更,周末还得去郑州。先更半节上来,晚上要出去办点事儿,等回来了再补上后半节。

    ——

    一锤定音,便就此决定了明日晚上出军徐州之事。

    大方向一定,其它的诸般细节,比如送信去给益都、保密工作等等自有潘贤二等人负责,而赵过身为主将,需要做的一个是统筹全局,另一个自然便是选择带军的将校与参与奔袭的营头。而至于鞠胜,他披星戴月的赶了一天半夜的路,吃过饭后,腹中一饱,不免困倦,便且先去休息。

    他们这边做出了决策,开始着手进行;而吴军那边,却还正在激烈的争执讨论之中。

    ……

    常遇春与诸将说道:“即日内便攻取徐州!”

    诸将都是迷茫,有的暗自想道:“总不会是明天就去打徐州吧?”

    常遇春岂会不知道诸将心思?他一眼扫过,便就猜出了这干将校的顾虑,言道:“早知尔等胆小如鼠,主公早有定计。”与冯国胜说道,“冯将军,就请你把主公的取徐州的计策给他们讲一下吧。”

    冯国胜应诺,出来班列,转身面对诸将,咳嗽了声,不慌不忙地说道:“此番我部北渡黄河,临行前,主公特别有嘱咐,说驰援燕军、不管单州之战是胜是负,都倒也罢了,但是这徐州,却必须是要拿下的!”

    帐中诸将安静下来,认真听他讲说。

    “众所周知,徐州,乃是一座大城。尽管这城中的守将、守军都曾是咱们的手下败将,但既然他们坐拥此城,便是占了地利。我部兵少,也正如你们的疑虑,现在可战之兵只有四千来人。如何用这四千来人去取下徐州?首先一个,硬攻硬打显然是肯定不行的。那么,该如何行事?”

    郑大虎诸将说道:“正想请教将军妙策。”

    冯国胜一笑,说道:“妙策确实有,不过却不是俺想出来的,……。”瞧了瞧常遇春,“也不是常大人想出来的,而是刘先生想出来的。”

    刘先生,便是刘基刘伯温了。正如诸葛孔明初出茅庐时,很不得关羽、张飞的待见;这刘伯温初入金陵时,金陵的诸将对他也都是半点尊敬欠奉。然而,却又正如诸葛亮在博望坡一把火烧出来了威风,刘伯温也是同样如此,在经过多次的献计后,也逐渐赢得了金陵诸将的敬意。

    朱元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