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徐州捷报到来日,不喜得城喜得才

    1 徐州捷报到来日,不喜得城喜得才 (第2/3页)

的有道理,便同意了。”

    “结果呢?”

    “陆聚一个人也没有带,单骑去了宿州城。当天晚上,就带了宿州的城守陆离、张冠诣我军营请降。”

    这真是意外之喜,本来只是想夺取徐州,不料顺便竟也拿下了宿州!邓舍面沉如水,颔首说道:“杨、胡、高、傅诸将此番差事办得不错。很好!……,你来传捷报辛苦,且先下去休息吧。”

    “是!”

    信使呈上捷报,退了出去,自有人招呼安排。

    等这信使走远,邓舍急传侍卫,一叠声地令道:“快去请洪先生来!快去请洪先生来!”在信使的面前,他需要保持上位者的尊严,要尽量做到喜怒不形于色。但是在侍卫们的面前,就大可不必了。

    连日来,济宁之战着实让他有够焦头烂额,虽然获得了单州野战的胜利,但是上到士卒的伤亡情况、下到粮秣的后勤补给,这一切的一切的都非常之让人头疼。

    原本以为攻取徐州能否获胜还在两可之间,即使获胜,恐怕最快也得十天半月。但实在没有料到,竟然只用了三天,就取下了这一座江淮重镇。想当日,就算是他亲自率军,在朝鲜打双城、在辽东打辽阳,包括来到山东后打清州等地,也都没有过这么快的速度。

    人在兴奋的时候也是会坐立不安。

    在等洪继勋来的这段时间里,邓舍先是细细看了一遍捷报的内容。捷报上详细地描述了整个的战斗过程,包括事先赵过、潘贤二的定计,以及后来高延世独擒徐州两将、傅友德阵斩宋兴祖,又以及陆聚劝降宿州等等的全部经过。并在捷报的末尾这样写道:

    “陆聚、陆离等人以及两城的降卒已在送去益都的路上了,由高延世、柳三负责押送。目前两城的防御,末将等暂时接管。因为此两城地位要紧,想必张士诚很快就会做出反应,遣军来犯。所以,还请主公尽快选调能臣勇将来接手城守。并及,捷报之后,露布即宣。”

    读完了。邓舍又读一遍。连着读了几遍,还不见洪继勋来到。他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一会儿放下捷报,走到门口往外看上两眼,一会儿又转到墙上的地图前找到徐州和宿州,端详片刻。

    几声鸟鸣清脆传入耳中,那是颜淑容养的画眉,现正挂在室外的走廊上。

    鸟鸣声里,邓舍突然浮起一个奇怪的想法:“莫不是时来运转?去年的益都保卫战打得多么艰苦,险些就被察罕攻陷城池,被打回了海东去。我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却没有想到如今去打徐州,三天就告捷获胜!附带着还捎了一个宿州入手。……,哈哈,哈哈。说不好真是时来运转。”

    实在是太高兴了。

    “主公,何事如此欢喜?”

    邓舍转过身,抬起头,见洪继勋一袭白衣,正微笑着站在门口。

    “哈哈,先生快快请进。……,何事欢喜?你且来猜上一猜。”

    难得见邓舍卖关子,洪继勋不由好奇。

    他走入室内,拿折扇往手上敲了敲,注意到邓舍是站在地图的前头,心中顿时有了想法,笑道:“现今前线战事持续,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候,能让主公如此欢喜的,除了前线捷报,必无二事!”

    “先生猜得极对。那请先生再猜一猜,是哪里送来的捷报?”

    邓舍与洪继勋最关心的就是单州,如果送来的是单州捷报,邓舍肯定不会这样问洪继勋。洪继勋不禁倒抽一口冷气,似乎相信似乎又不敢相信地说道:“怎么?难道是徐州捷报?”

    “可不正是!”邓舍转到案前,拿起捷报,递给洪继勋,说道,“你先看一看。”

    洪继勋看东西的速度很快,不多时,已将满满一页的捷报看完,还给邓舍,他也是又惊又喜,说道:“三日而取徐州,并及宿州。此真臣不敢想也!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徐州既下,这单州之战也总算可以结束了!”

    “不错,正是。我这就准备下令,命赵过、潘贤二于即日起,便开始展开对单州的总攻。”这件事不用太急。

    邓舍重又拿起捷报,晃了一晃,与洪继勋说道:“读完此篇捷报,先生有何感想啊?”

    “臣之感想有三。”

    “请说。”

    “这第一,打下了徐州,占据了宿州,我军算在淮泗间立稳了脚跟。从此之后,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就军事上而言,主公便进退自如了!可西进、可南下,再不复囿于山东一地,若想出头就必须与察罕死磕的困窘。便好像打开了一个泄洪的堤口,察罕对我山东的压力也会因此而减轻。”

    “第二呢?”

    “臣要恭喜主公,不但得了两座重镇,更得了两个半的可用之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