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办报纸

    第一百八十一章 办报纸 (第1/3页)

    郭致远心神一凛,便宜老爹郭正域也曾对他说过类似的话,看来刘光先目光如炬,也看到了郭致远性格中的弱点,喜欢取巧行险,出于爱护,才会给他这样的忠告,心中对刘光先的敬意更深了,也连忙脸色一肃,恭敬地向刘光先行礼道:“谢大人教诲,致远一定谨记在心!……”

    送走刘光先以后郭致远也开始反思,他这次虽然算是平安过关了,但是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相反他会更加的危险,沈一贯、黄似华等人不可能放过他,这次朝廷派来的是正直的刘光先,下次要是派个贪官过来查他呢?

    说到底,郭致远还是太弱小了,黄似华可以随时拜表弹劾他,他却连上折子的资格都没有,就算他能上折子也不可能送得到万历手里,这就等于他的命运被别人掌控在手中,他不可能次次这么好运,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至少让沈一贯、黄似华等人不敢像现在这样随意找几个人就能诬告他!

    要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在短时间内拥有自保能力,让沈一贯、黄似华等人不敢随意地攻击自己呢?这点郭致远已经想到了,那就是快速打响自己的名气,名气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作用的,比如顾宪成,他是被削官为民了的,但因为他创立东林书院,发起东林大会,制定《东林会约》,让他在士林中拥有了极大的名气,反而成了东林党的领袖,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任内阁次辅的沈鲤。

    顾宪成应该是尝到了名气的好处了的,隐居民间,却能够影响朝野,远比在朝廷当官处处受制于人还要时时担心被人弹劾丢官去职甚至命都保不住要好得多,所以后来他被众多东林党人推荐重新启用,任命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但是他却拒不接受任命,继续留在家乡讲学议政。

    但是郭致远学不了顾宪成,顾宪成本是大儒,他办东林书院自然从者云集,郭致远的水平也就糊弄糊弄县学里那些蒙生,这要真公开大办学院,只怕会被人喷死,所以办书院不能让郭致远在短时间拥有大名气。

    不过郭致远已经想到了能让自己快速提升名气的办法:办报纸!办报纸也几乎是所有穿越者的必备操作,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办报纸可以引导舆论和传播思想,我们伟大的主席就说过革命靠的就是笔杆子和枪杆子,而且主席把笔杆子排在前面,可见笔杆子比枪杆子更重要,而掌握了引导舆论和传播思想的工具就等于掌握了笔杆子,在这个时代不可能有电视、互联网这样的传媒工具,办报纸无疑就成了最佳选择。

    明朝已经有邸报的存在,这就是报纸的雏形,但是邸报主要是刊登一些官员的章疏和皇帝的诏令之类的,无论是版面还是内容都比较简单,传播的范围也比较小,虽然邸报并不对普通百姓保密,但普通百姓大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