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姹紫东来

    第一章 姹紫东来 (第1/3页)

    中秋,崤函驿道边的公孙树叶子已泛黄,在夕阳的照射下,叶间散出熠熠光彩。驿道边还长满了茅草,茅花已开,风吹过,一片白絮在原野上舞动,苍凉,旷远。

    许是久晴末雨,驿道上人走车轧,积起了一层厚厚的尘土。这是洛阳东都前往长安的驿道,本该西来东往,人流不息的驿道,车马却少,走了几十里地,血鲜红的夕阳已挨在西边的山岭上了,而往前望去还没见有炊烟和客栈。

    驾车的是一位须髯花白的老者。酉时初了还在前不着店,后不着村,不免心中急切,策了策手中的缰绳,白马得令后迈开蹄子,“啼哒、啼哒、啼哒……”在驿道上跑了起来,马车后扬起一阵轻尘。这时马车前帘被掀开一角,一位柳湾眉、丹凤眼的女子探出头来问老者:“亚父,怎么还没到函谷关?”

    “是啊,昨天那位店家说走上一天就能到,可现在天都快黑了,还没见关,这一路上人烟稀少,连找个投宿的地方都没有。”

    “没有投宿的地方,我们就到路边生堆火,烤上几个毕罗,温上一壶酒,吃着毕罗,喝着温酒,再听您老讲年轻时到过长安的情景。”

    “阿嫣,你一个姑娘,怎么就不知害吓,自从华亭一路走来,这一路我可是担心受怕,生怕有什么差池,无法面对你父母。”

    “亚父,我可毋是姑娘,是有夫之妇。再说这大唐天下,朗朗乾坤,亚父有何可怕?无需怕,有我在。”说完,自己“格格格”笑了起来。

    白须老者也开心地笑起来,“此去长安,你找到乘龙快婿安顿下来,亚父便回华亭,便不再奔走咯。”

    “亚父怎能弃我而去,我在长安城里逛饱了,也不要乘龙快婿,跟亚父一同回华亭。我还是喜欢大江、大海。长安有甚好?天干物燥的,我这脸上都起皮子咧……”

    车上的女子令狐嫣是华亭人,父亲是华亭县小有名气的商贾。令狐嫣兄妹两人,父母老来得女,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兄长令狐炆,年长她七岁,对她亦是百依百顺,很是娇宠。令狐嫣自小就任性,调皮,不惧。在她七岁时,令狐家就与世交徐家三子定下了亲事,徐家老三徐臣自小聪颖,喜欢拳法、兵刃,大阿嫣五岁。可未等完婚,于十七岁中了武举,便离乡进了军营,一去七年音信全无,有说在安西四镇的龟兹戍边,也有说在与南诏国对垒的军队里见过……,每次消息传来,让徐家上下担心,军中之事,白刃厮杀,你死我活的,能不惊惧,徐家父母头发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