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扑朔迷离

    第二十一章 扑朔迷离 (第2/3页)

这个信息就隐藏不了呢。如此,函谷关兵符事小,他们与轩辕乐道之间的事才是大阴谋。用嫣儿换兵符,不过是掩饰罢了。”

    “如此说来,你帮与不帮我们,她都会用令狐娘子作为筹码,等待叛军攻下潼关,直指长安。这事都是我们连累了你和令狐娘子。”

    “什么连累不连累的,没用,嫣儿在其手中,我也不敢妄动,且其身后到底有何势力,也不得而知。急也没用,且观望再作打算。”

    ……

    令狐昭待纳兰走后,难以入睡,思前想后,这一趟旅程实在有负兄长和嫂夫人之托,如今嫣儿被困,自己竟然束手无策。他反复思量皇甫丹会将嫣儿藏在哪里?她那么警觉,身手那样敏捷,难道真没有一丝破绽?

    索性,他起床从窗户跃下,翻过围墙,天已微亮,围墙外边是一段石崖,崖下便是青龙河,此处河床仅两丈余宽,水流平稳,水应该很深,可一跃又跃不过河岸。

    此时见崖上有一棵一人可抱的大树,树干歪斜到河中间。深冬了,树叶皆已凋零,令狐昭仔细看树干,总觉得树干上有些异样,走近仔细看,原来树干上系有一绳索,绳索隐藏得很巧妙。那只绳索应该是助人过河的。他解下隐附在树干上的绳索,绳索极长,可至河面。令狐昭挽起绳索,绷直拉紧,两腿一蹬,便荡过了河,他到了河对岸,往回看,看到崖下有一个半露半淹在水中的洞口,像只蛤蟆嘴半泅在水里。洞口似乎有刮痕。

    于是他又绷直绳子,跃到崖上,攀着绳子慢慢下到洞口边。仔细查看,洞口边的石头有刮痕,显然有人从这里出入,他冒着冰凉刺骨的河水,轻轻地落到水中,踩到洞口下沿的石阶上,水没至腰身,要进洞口得猫着腰,洞内一片漆黑,加上冰冷的河水,他犹豫是不是要继续走进去。

    可想到受困的嫣儿,值得探一探,他心一横,猫着腰往里走。若不是他经久沙场,一般的人在洞口望一眼都会感到惊悚。没有灯火,全靠摸索,动静不敢太大,看似窄小的洞口越往里走越宽绰,水越来越浅,直至脱离水面。约莫走了百十来步,里面似有了灯光,他蹑手蹑脚地走过去,不巧,脚下袢到了一个陶罐一样的物件,发出了声响,他心里暗忖不好,侧身隐起来,不料里面好像无人,待了片刻,没有动静之后,他几步并做一步来到灯光处,朝四周一扫,无人看守,里面一盏油灯,油槽可装一斤油,倒上油,可燃十天半月。再仔细看,还摆放着一些箱子,上面刻有“传驿”等字样。

    他立刻明白,上官云、独孤月他们苦寻的邮车失物全部在这里。有些箱子被打开看过,他过去查阅了一下,皆是东都洛阳的人口、田亩、账册等物。再仔细看这个洞窟,并不凌乱,还有一些前朝的旧物,还发现了画像,恐是担心画像受潮,置了一个木炭台子,垫有多层草纸,画中为一位皇帝像,开始不知为何皇帝,看落款方知:大隋炀帝杨广圣像”。

    令狐昭看后感到惊讶,大唐建国已百余年,竟然还有人思慕前朝隋炀帝,难怪小小青龙镇风起云涌。他不敢久留,将所看物件恢复原样,摸索着走到洞口,天已大亮,沿着绳索攀爬上来,将绳索佯装至原样,翻越围墙,见后窗太高,下来容易,上去难,又不禁想起皇甫丹的轻功果然过人。他想从后院门进,又担心人见到他下身湿透,恐难解释,便找来一根棍子,借棍作为支撑,跃至窗台。翻入,赶紧找了件衣裳换上。

    吃过早饭,司马错便将万俟梅请了过来,来了便劈头盖脸将司马错一顿骂:“司马错,你这当的什么亭长,住在自家客栈里的客人被人劫走,脸面何存。”

    司马错并不气,只是陪着小心道:“夫人,这不请您来了吗?”

    “哼!”指着李道几人:“不是我说你们,客栈请个小二,是个斥候;驿长被困南山,你们几个将驿长救出了没;昨夜你们捉拿慕容城也不叫我,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