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

    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 (第2/3页)

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

    故此11月高丽新王再遣高丽艺文馆学士:韩尚质,到大明帝国上表称“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最后礼部复以明太祖旨意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大明皇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高丽新王:李成桂,在遣高丽门下侍郎兼赞成事:崔永沚,谢恩又遣高丽政堂文学:李恬,送大明之前颁赐给前朝的高丽国王之印,并请更国君名为「李旦」。

    就这样高丽新王接到大明帝国诏书之后,再穿上大明使臣送上的郡王冕服,正式加冕成为大明附属国郡王藩,并改国号高丽为〈李氏朝鲜〉改己称为「李旦」。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4月,李氏朝鲜太祖郡王:李旦(李成桂)为免除后患,直接派遣李氏朝鲜中枢院副使:郑南晋、李氏朝鲜刑曹议郎:咸傅霖,绞杀高丽恭让郡王及其二子。

    在分遣李氏朝鲜刑曹典书:尹邦庆、李氏朝鲜都元帅:吴蒙乙,至江华岛,李氏朝鲜吏曹典书:孙兴宗、李氏朝鲜佥节制:沈孝生,至巨济岛上将囚禁在两处的高丽宗室全部诛灭。

    结果高丽宗室为躲避杀身之祸,将〈王〉氏增加笔画,改为玉、全、琴、申、田、车、周、马,以及龙、乃、金等姓氏,所以后来李氏朝鲜半岛的王氏人口十分稀少成为少姓。

    不过李氏朝鲜虽然国号被明帝国批准了,但是明太祖却一直没有认可李氏朝鲜太祖的郡王位?

    李氏朝鲜郡王即位后认为开京城王气已尽,开始积极谋划迁都,即位后一个月就下旨由开京城迁都到〈汉阳城〉并且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还营建景福宫。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李氏朝鲜在宗社宫阙营建完成以后,李氏朝鲜郡王就正式定都到汉城城,并对内继续依靠李氏朝鲜奉化伯:郑道传,实行改革规划李氏王朝的版图,对外则通过招抚、武力征服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落,令其进一步加强了对该地区的管辖,使其疆域达到图们江。

    2月23日明宁献亲王:朱权,奏报朝廷提到最近有北虏骑兵巡塞,见有脱辐遗于车道上,想必应该是胡兵往来恐有寇边之患?

    明太祖得奏报说道“胡人多诈示弱于人,此必设伏以诱我军,若出军追逐恐陷其计!”

    于是明太祖决定敕明燕武亲王:朱棣,让他挑选精兵良马抵到大宁都指挥使司、全宁卫,沿辽河岸边南北巡视胡兵所在随宜掩击,又敕明周定亲王:朱橚,令明周亲王世子:朱有炖,率河南承宣布政使司精锐往北平行都指挥使司塞口巡逻。

    3月初7日明燕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