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

    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 (第2/3页)

伴在左右不离,就这样堂堂大明帝国皇帝被瓦剌军俘虏,京军三大营与明军惨败!只有极少数部分人逃出幸存,随行宫女及宦官多数被侮辱至死!史称〈土木堡之变〉。

    8月16日瓦剌太师淮王:绰罗斯·也先,与大弟瓦剌平章政事:绰罗斯·伯颜帖木儿、二弟瓦剌赛刊王:绰罗斯·撒因孛罗、三弟瓦剌大同王:绰罗斯·伯都,商议后决定让明英宗写信传至京师告知情况,也好让朝廷准备好赎金。

    于是听话的明英宗就让明南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使写信,在派明金吾右卫千户:梁贵,送信至怀来卫让守军们传达自己被俘的消息,故此败耗一路传至京师,朝中文武百官们听闻消息后皆低下头痛哭流涕!明孙太后以及明钱皇后得知瓦剌北虏蛮夷要赎金,便收集宫中各处珍宝、绸缎等送至瓦剌军营中以便能够赎回明英宗。

    8月18日明孙太后命在京处理朝政的大明天子皇帝陛下皇弟明郕亲王:朱祁钰,监国,召集群臣们商议战守之策。

    当时京师机动军队和战马不足十万,且士气低落人心惶惶,明翰林院侍讲:徐有贞,说道“验之星象,稽之天数,天命已去,惟有南迁可以纾难。”

    然而明礼部尚书:胡濙,却极言劝阻认为不可,还说道“自太宗永乐文皇帝定陵寝于此,就已表示子孙后裔不可移动。”

    但明兵部左侍郎:于谦,却厉声说道“言南迁者可斩!京师为天下根本之地,一动则大事已去,尔不曾见宋南渡之事?当务之急应速速召集勤王之师誓死守卫边疆。”

    此举得到了明吏部尚书:王直、明户部右侍郎:陈循,等都同意这个说法,尤其是明司礼监太监:兴安、明南京守备太监:金英,都对明孙太后说道“若去则陵寝将让谁与守之?”为由怒叱明翰林院侍讲,到此商议遂定,全国各地军民固志以守保卫边界。

    8月19日有军民人建议焚烧通州三卫粮仓以防瓦剌南下掠夺粮食,恰好正值明应天巡抚:周忱,在京巡查他得知情况奏请明郕亲王监国道“通州三卫粮仓米有数百万石,可充京军一年之饷弃之可惜!不如令官军们自行取之。”

    这点明兵部左侍郎认为可以,便立即奏请明郕亲王监国下令让京军及军士们搬运粮至京师者官给予重赏,还移通州三卫粮仓至京师,在征南北直隶两京、河南都指挥使司备操军、山东都指挥使司及浙江都指挥使司沿海备倭军、福建行都指挥使司步兵、广西都指挥使司狼兵,以及北直隶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守卫,于是京师开始有粮备让人心稍安。

    同时瓦剌太师淮王以护送大明皇帝陛下回京为由南下过万全都指挥使司宣府镇,再让明英宗传令命守将开启城门,城上则有人回答道“我们所坚守的正是陛下的城池,天已黑不敢开城门,况且杨总兵大人不在此地,我等恕难从命!”

    当时明通议大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罗亨信,仗剑坐在城下护城河旁,严令将士们宣称道“胆敢出城者斩!”

    这让瓦剌太师淮王得知不可动摇便引兵而去,但在投降派明司礼监太监:喜宁,的建议下挟持明英宗至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大同府大同镇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