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上海行(四)

    第298章 上海行(四) (第1/3页)

    民国时代的上海滩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大亨了,史量才就是其一个大亨,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大亨,报业大亨。

    这个大亨一词出现于清末的上海,是上海方言专指称霸一方的帮会头目或达官巨富,然而“大亨”一词,并不是国的“土产”,19世纪叶,英国人约翰·亨生(JohnAHnson,1803——1882)发明了一种在车后驾驶的双轮小马车,就以自己的名字将此马车命名为“亨生”,亨生几经改良,成为豪华私人马车,随着上海的开埠,亨生豪华私人马车于1880年后进入上海,被称为“亨斯美马车”,根据1900年的统计,当时整个上海拥有“亨斯美马车”者不足10人,而且全部是工部局董事或外商大班,华人第一个拥有“亨斯美”的人是《申报》老板史量才,还是花费了数十万两之高价从一个德国人手买來的,于是上海人就将拥有这种马车的人称为大亨,后來引伸开來又把称雄一方者叫做大亨,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史量才,名家修,祖籍江宁,清同治三年(1864年),其父移居松江府娄县泗泾镇,开设泰和堂药店,遂入娄县籍,早岁颖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秀才,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年假归里,与地方人士筹款,在泗泾创办养正小学堂,蚕学馆毕业后,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后该校迁至苏州浒墅关),同时,又先后在南洋学、育才学堂、江南制造局兵工学堂、务本女校任教,并与黄炎培等发起组织江苏学务总会,为反对清廷向列强借款筑路,参加收回路权运动,被举为江苏铁路公司董事,曾亲至石湖荡桥梁工地现场擘画,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时报》主笔,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江苏独立运动,响应革命,曾清理江海关财务,后被选为江苏省议会议员,民国元年(1912年)接办《申报》,任总经理,从民国5年(1916年)还清了张謇等在《申报》的股款,从而使《申报》摆脱了张謇等影响。

    一般來说,采访这样的工作是不会劳动史量才亲自出马的,但是此前因为《申报》不断发表文章批评国民政府的关系,王振宇迟迟不肯接受《申报》的专访,不得已,为了拿下王振宇,史量才亲自出马了。

    要不怎么说人的长相很重要了,史量才的面相是额阔耳厚鼻大,属于有福气的人,但是五官的布局却很是局促,属于缺乏后福,这样的面相王振宇在后世也见过一个,他父亲的一个战友就是,人品性好,生活也顺风顺水,可是后來就不行了,四十一过,先死老婆,后自己也得了癌症,让人不禁扼腕,王振宇一看到史量才就想到了父亲的战友,然后再想想历史上的史量才的结局,也就不觉得稀奇了,果然是长相决定命运啊。

    史量才:“王委员长,很荣幸能够对您进行专访。”

    王振宇:“该说荣幸的是我,据我所知,史老板一般不会出來做什么采访,最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