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变局(三)

    第320章 变局(三) (第3/3页)

评价黄兴:“吾持以论交之武器,在‘无争’二字,然持此以御克强,则顿失凭依,手无寸铁,何以言之,我以无争往,而彼之无争尤先于我,大于我……天下最易交之友,莫如黄克强。”

    可以说黄兴不是圣人,但却是个性格耿直的热心人,总是能体谅别人的难处,不争不吵,因此历史上黄兴在同盟会内的威望远远高于孙文也就不足为奇了。

    12月5日,王振宇在追悼会上发表了一片白话文讲话,深刻追悼黄兴同志: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的革命尚未成功,而我们敬爱的黄兴同志去先一步离我们而去了,在这个悲伤的时刻,请允许我做一个简短的发言,谈一谈我眼的黄兴同志。

    黄兴同志,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西元1874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愚诚、张守正、冈本义一、今村长藏等,是华民国的开国元勋,是国民政府第一任主席,我第一次见到黄兴同志是在汉阳前线,当时我在援鄂湘军担任管带,而黄兴同志是我们的总司令,当时我们为了打退清军,冒死渡河袭击清军后勤重地玉带门车站,黄兴同志冒着枪枪林弹雨身先士卒,最终我们炸毁了玉带门车站,保卫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窃国,黄兴同志留守南京,遣散民军,因为时局艰难,欠饷颇多,黄兴同志面临多方指责,各方压力,最终排除万难办妥此事,为东南稳定立下殊勋,1913年二次革命,黄兴同志并不主张武力讨袁,但是最终服从大局参加了讨袁,失败后东渡日本,继续为四万万同胞之民权奋斗,护国战争时期,黄兴同志积极在江浙一带组织护国军讨袁,后主导国民政府的成立并担任国民政府第一任主席,任职期间,殚精竭虑,任劳任怨,终于积劳成疾不幸辞世,纵观黄兴同志的一生,在革命的大是大非面前黄兴同志从不动摇,在个人荣辱面前,黄兴同志从不计较,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实为我辈革命同志之楷模。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悼我们的革命事业的领路人黄兴同志,是为了向黄兴同志表明我们的决心,我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革命遗志,把我们的革命事业进行到底,我们一定要完成黄兴同志最后的遗愿,实现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兴的遗体最后是在12月6日被安放在紫金山忠的黄兴墓的,灵车前往紫金山途,南京各界差不多二十万人沿途送行,青年军第五师奉命鸣炮四十二响,以示纪念。

    黄兴同志去世了,但是国民政府这面大旗却还是要继续扛下去的,但是黄兴毕竟是这个政府的一号首长,而且还是联系整个国民政府的关键纽带,他这么一走,形成的权力真空还必须尽快填补,于是南京又要开始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