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海运及送一程

    64.海运及送一程 (第2/3页)

得的收获一举成为大帝国;再想想荷兰,那个商人的国度,凭借着海洋,成就了“海上马车夫”的威名;再想想后来的英国,凭借着海洋一举成为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的旗帜漂扬全球。就明白海洋的重要性,否则就凭着英伦三岛那点土地面积,何以建立大英帝国的赫赫霸权。

    但是大乾就是一个天然的大陆国家,庞大的土地面积让大乾人自豪,也让他们思想相对保守,乡土观念浓厚,想让他们自发的探索海洋,不到活不下去是不可能的。

    但封建国家也有封建国家的好处,皇帝就是这个国家的最高主人,只要皇帝一声令下,总有人会去做,当然也会有人反对,但那些都无关紧要。否则的话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不就是明成祖朱棣动动口的结果吗?

    因此郑文心中的海洋梦,还是有望实现的。但他的海洋梦,他不希望只是一个图有虚表的形势,而是能获得切切实实的利益,像大英帝国那样殖民地遍布全球,成为日不落帝国!

    因此,郑文必须把自己的海洋梦提升为大乾的国家策略,并切切实实的执行下去,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为此时的海洋探索是没有先例存在的,只能慢慢的摸索,虽然郑文脑中也有部分海洋的知识,但是知道和去做是两码事,知道了并去做但不一定能成功,在这个封建时代,想做成功一件异想天开的事,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所以对于国家级海洋探索,郑文必须一步步慢慢来,这得有人,有物,有技术,还得有支持。当然现下的大乾这些都能满足,不就是人和船,相关的航海技术吗?这些大乾都有,大乾并不是一个禁海国家,此时的大乾有水军,民间是有海航的。而支持嘛,郑文就是最大的航海派。

    但是,此时的大乾朝庭内外不知有多少事等着郑文处理,郑文是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的,所以郑文必须找一个人具体的负责这一块,而此时上书给郑文开海运的贾亮,就让郑文眼前一亮!

    因为从贾亮的奏折中,郑文意识到此人脑中还是有很强的海洋观念,否则不可能看到海运的好处,并大胆给郑文上书。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海运,可不像现代这么简单,只要有艘轮船,有船员,有会开船的人,再具备相关技能就行了。

    这个时代的海运,以燕京府为例,在朝庭历来对海运并不重视的情况下,燕京的海运的基础设施是相当薄弱的。要开海运,朝庭的相关支持自不必提,你得打造海船,建设港口,培养水手,这些基础设施你必须完备。而且你必须重新打造一支水军,来维护海运航线的安全。否则的话,海运就是一句空话!

    但贾亮这个人又是否真的有才呢?值得郑文委于重视呢?

    于是郑文就决定试探一下他,就在奏折上用红色墨迹写道:卿之奏折朕已阅,海运之事繁杂,但好处显而易见。卿的话,朕亦深为赞同,既然卿赞同海运,必有方略,可直呈于朕!

    郑文就是想看看这贾亮是真的有才,还是瞎猫撞着死耗子。如果是前者,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