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纪初的冲突

    第2章 世纪初的冲突 (第1/3页)

    公元1001年北宋咸平四年九月

    党项族拓跋部首领辽封夏国王李继迁大破宋清远军,李继迁部趁胜进攻灵州。

    公元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二月

    “急西北露布,四年九月十日,原管内都知蕃落使,夏州党项族继迁围灵州。于咸平五年二月破灵州,城中将尽死!今西北五州之地数千里尽落于党氏!今事急矣,特呈御前,望圣上定!”。

    令内侍将战报放于御案上,低头看了良久,真宗并未有开口说话的意思,紧张的气氛充斥着这个大殿,臣僚们皆手举笏板,低头无一人敢看殿上。

    自打西北战事打响,众臣僚心中原本皆不在意。相对于北方的大辽国,小小党项根本不值一提,当年李继迁反出北宋就差点被灭,众人原以为哪怕有大辽的扶持,战败的党项族也不过是一时的锋芒,坚持不了多久。

    哪知这事态发展却出乎人意料。

    数月前,清远军被灭消息传到开封府,现任尚书右仆射李沆便上书朝廷:灵州不可失,若失则遗患无穷,封授继迁,保灵州;若其不从,遂以慰之,党项军疲乏,密遣虎将,必一战可破。

    在李沆想来这被占五州之地当年也是他老李家的藩地,今还于人家,以解灵州之围,再好好安抚也断了大辽利用党项在西北掣肘大宋的心思。他李继迁不就是想要个合法的身份,给党项名正言顺的求个立足之地吗?给他就是!一纸诏书而已,如此一来灵州之围便解。若实在不行也可以以此先稳住党项,再密调大将军杨嗣回朝立即出兵西北支援灵州战事,连年征战的党项恐怕这时候已是疲惫不堪,轻松就可以取胜!

    然而多数的宋臣他们认为当年太宗皇帝削藩,党项起兵反宋的时候,差点就把党项给灭了。今儿个党项打回来了,又要还地册封,有辱国体啊!那这不是打先皇的脸么?我大宋颜面何在?官家的颜面何在?丢不起人啊!

    再者,任何地方都可以调兵遣将,唯独抗辽前线坚决不能调回一兵一将。

    为什么呢?

    因为这辽人太可怕了!

    当年雍熙北伐惨败所带来的后遗症现在还困扰着大宋边境,给大多数宋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这当然也包括了现在坐于殿上满脸愁容的宋真宗。

    如今虽说辽宋时有交兵,宋军也略占上风,但是从骨子里的惧辽让大宋上下都不敢轻举妄动。

    一向谨慎胆小的宋真宗心里一直在盘算着。

    一是这“不孝子”的罪名他可背不起,这脸他更丢不起!

    二是这辽国太吓人了,三天两头就跑来咱边境干一仗,送往大内的战报现在是一天比一天多。更有消息说萧皇后这只母大虫还摆了个宴会,宴请了一大帮子的契丹贵妇,据说在吃了几盏酒后还开了个动员会,让这些个贵妇回家告诉自己男人,她萧后下次宴请就要直接摆在北宋皇宫的紫宸宫了。这还得了?这人员调不得!调不得!

    经过好一番思量后,他也认为李沆之策决不可取。

    最终,君臣达成一致意见,继续以“抗辽为主”;对于党项继续实施所谓的“以夷制夷”策略。

    钱?如今北宋不差钱,要多少给多少,再连哄带吓一番,让吐蕃回鹘跟它党项族打去,稳定辽宋前线后再支援西北战事也不迟。

    只要宋辽前线不失守,小小党项焉能撼我大宋江山?这是把两个藩属当成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