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公主回家了(上)

    第五十九章 公主回家了(上) (第2/3页)

    “镇海寺?”

    “是一间和尚庙。”杨朴道:“那些和尚是津门那边来的,带着七将军的书信来求一块地建寺。这小庙才建起来不足两个月,便已经有了许多信徒。他们来了之后劝人为善,从富裕人家那里募钱赈贫,收养各地流浪来的孤儿,委实做了不少好事。公主你刚才还嫌这里乱呢!其实几个月前更乱!到处都是垃圾,南来北往的人各操一种口音,往往各依各的籍贯种族而居,常常生事。幸亏事这些和尚,把我们汉部的规章编成了歌诀……”

    完颜虎插口道:“歌诀?”

    “就是可以唱的变文,一时说不清楚,若公主有兴趣可以叫一个和尚来唱唱。”

    完颜虎摇头道:“不用了,你继续说。”

    杨朴继续说道:“这些歌诀都是劝人和睦相处、辛勤劳作、举止礼貌的歌诀。我一听,这些歌诀唱的不是我们在会宁汉村时的规矩?不过内容又有所不同,似乎这些和尚又羼了许多因果报应的东西,我虽然不是很喜欢,但很多部民却愿意信。有好多事情我们下告示晃刀子都弹压不下,这些和尚竟然用一张嘴就摆平了!想到这点我有时候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一开始二将军并不赞成让这些和尚建庙,只是却不过七将军的意思。不过见这些和尚来了以后,辽口的许多问题便迎刃而解,风气习俗日有所进,才知道让他们来这里大有道理。”

    完颜虎听得出神,就要去佛寺看看,杨朴道:“镇海寺规模简陋,没什么可看的。要看不如等到了津门去看看他们的祖寺。”

    完颜虎问道:“祖寺?”

    “就是津门的孤山寺。镇海寺的主持是孤山寺主持慧观和尚的徒弟。”

    完颜虎想了想便打消了去镇海寺的念头,在辽口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走。这段时间杨朴一直在辰州、开州以及曷苏馆部三地来回奔跑,督促协办三地政务,可以说他是杨应麒的分身。现在秋收在望,正好要去津门去向杨应麒述职,便领了一班文武人员,和完颜虎一起回津门。

    他们沿途南下,隔不多远就会看见一片片待收的庄稼。辽口虽然繁华,但完颜虎对那些烟飘尘障的嘈杂其实并不十分喜欢。这时见到这些长势甚旺的田垄才打心里高兴起来。

    汉部对辽东半岛的大规模开发才刚刚开始,半岛原来的居民大都能从汉部公家那里租到牛马铁器,学到耕作技术,得到作物种子,但毕竟人口太少,连同之前南下的汉部移民,整个辽东半岛的在籍农夫业不过万户,因此完颜虎眼中看到的农田是有一片,没一片,尚不是百里麦穗相连不断的景象。

    晚间他们一行人在原宁州的治所、新安县城外的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