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一章 囚君(下)

    第三五一章 囚君(下) (第2/3页)

也站起来道:“七叔言重了!七叔既有把握,允武便不作无谓的担心了。”对群臣道:“此事无须再议!”就要解散会议,杨应麒道:“且慢,我刚好还有一件事,就趁现在提出来大家议一议。”折允武问何事,杨应麒道:“七执政中尚有三位在外,我想也该陆续调他们进京了。”

    折允武沉吟道:“三叔、五叔坐镇一方,六叔更是身在前线,恐怕不好轻动。”

    “不然。”杨应麒道:“东北汉化已深,安定已久,王政善抚诸夷,能结士心,有他在安东北路主政足以稳定一方,五哥大可回来。三哥巡视漠北为时已久,也可着他先移虎驾于漠南,等时机合适便可归京。至于六哥那边,陕西虽在前线,但与中原不同:西北大军这次未曾损折,我军在西北的军事实力仍然大大强于宋军,有刘锜、种去病任何一人在足以保西北无恙。如今西夏已经宁定,刘锜随时可以南下。我的意思,是将渭南防务划为东西两部,自长安以东,由种彦崧兼领,自长安以西,由种去病兼领。再加上刘锜的呼应,则六哥纵然回来,西北也必能万无一失!”

    折允武问欧阳适,欧阳适沉吟半晌,问道:“他们三个回来,是带兵,还是不带兵?”

    杨应麒道:“西北兵将,一个也不许动!三哥那边,可调部分兵将以实漠南,具体调谁、调多少,枢密会详加参详。东北那边,我想逐次调动辽南兵力驻守榆关。”

    汉军的东北军系,主要由汉化已深的熟女真、渤海、契丹以及较早到达东北的汉族移民组成,风格彪悍略不及萧字旗,但对纪律的遵守却远在萧字旗之上,汉部还在辽南时候这支军马便常在第一个外围线拱卫,大汉高层对这支军事力量的可靠性倒也十分信任。

    欧阳适问道:“你调动东北兵马,可是为了防备……防备岳飞?”

    “也是,也不是。”杨应麒道:“如今京城的防务,西有石康,南有任得敬,调东北兵马进驻榆关,其实也就是为了安稳一下京畿地区的民心,估计实际上用不着的。”当初京城的局面稳住以后,杨应麒便命石康进驻西山大营,命任得敬进驻易州、涿州之间,所以杨应麒才会说“西有石康、南有任得敬”。

    欧阳适想了想道:“我没意见了。”折允武看了看群臣,说道:“我也没意见,回头问一下母后,如果她也没意见,事情就这么办吧。”

    会议散了以后,欧阳适走近杨应麒道:“老七,你让老三带兵到漠南,让老五带兵到榆关,却不让老六带兵进京,你不怕他恼么?”

    “这是什么话!”杨应麒道:“让三哥带兵到漠南,是为了虚漠北而实漠南,让五哥带兵到榆关,是为了补充中央军系在南征期间损失了的军力。西北方面没有调动的必要,为何还要让六哥带兵东来?这样的安排都是为了国事!”

    欧阳适却道:“你说是为了国事,我只怕老六以为你要削他的权!”

    杨应麒哼了一声道:“进京之后,他也是七执政之一,在军事系统中是唯一的大元帅,怎么就是削他的权了?再说三哥、五哥到了漠南、榆关之后都得空身入城。遇有战事再奉命出征。若他们没接到命令就带兵到京城来,那成了拥兵乱政了!这是大节所在,没得商量!”

    “好好好。”欧阳适笑道:“你觉得行就好,总之我都支持你。不过将来要是出了乱子你说我没事前提醒你。”又道:“还有,杨朴和陈正汇那边你让他动作快一点,户部再不拨款,只怕南洋商道会乱。”

    杨应麒心道:“乱的不是南洋商道,是陈家。”口中却不说破,只是道:“年前不是已经给了么?”

    欧阳适道:“是给了,可这不是已经过年了么?”

    杨应麒皱眉道:“现在南北、内外,处处用钱!年前那笔还是我让陈正汇、马扩东挪西挪凑出来的。今年税赋之期未到,如何有钱?”

    欧阳适叹道:“唉,我也知道朝廷银根紧张,不过那些债主催得更紧张啊。再说,我也不是完全没为你考虑,户部拖欠了两年的归还款项,我只要了去年那笔,前年那笔我都没追你呢。”

    杨应麒眉头皱得更紧了,过了一会才叹道:“好吧,我再想想办法。”

    欧阳适回到家中,甚是得意,将杨应麒答应尽快处理今年还款的事情说了,陈奉山、欧阳济听了均感兴奋,陈奉山道:“现在东海各港家家银根都吃紧,若再得到这笔钱,那咱们就能趁机购置塘沽、登州、淮子口、岱舆的产业,那样从东海到南洋的整条航道就全通了!”

    原来自得了刘萼等那笔贿赂后,欧阳适手头早已缓了过来,现在还催逼着杨应麒给钱,为的已不是还债,而是要图谋将来了。

    欧阳适也笑道:“现在形势虽然紧张,但南北执政都已有意议和,迟则两年,短则一年,汉宋之间多半就能恢复到站前的关系。那时边境榷场、港口重新开通,现在购置的产业就都会十倍增值!到了那时,哈哈,别说林家,就算加上赵家,刘家,甚至再加上阿依木思那回回,合在一起,也别想和我们匹敌!”

    陈奉山连声称是,欧阳济道:“不过……最近我听见了一个消息,颇为可虑,只是不知是真是假。”

    欧阳适问是什么消息,欧阳济道:“最近南边都在盛传,说北朝执政杨某人看不起大宋皇帝,却害怕岳飞,眼下正和岳飞密谈着呢。”

    欧阳适听得脸色一变,联想起杨应麒在群臣面前胜券在握的样子,沉声问道:“这消息从哪里得来?”

    欧阳济道:“这个不难打听,建康士林都在传呢!不过很奇怪,北边反而没什么响动。”

    欧阳适哼了一声问:“密谈,密谈!若真是密谈!旁人如何会知道!”

    “可是那传闻可说得有板有眼呢!”欧阳济压低了声音道:“甚至有传言说杨某人要易折氏而换赵氏!联合岳飞,拥立在塘沽的宋废帝,以此一统天下!”

    陈奉山听得骇然失色,欧阳适却笑道:“荒唐!荒唐!老七怎么可能做这等事情!”

    陈奉山却道:“贤婿,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这事说不定有几分影子呢!”

    欧阳适仍然笑道:“那不可能,我看多半是老七的离间计,要离间大宋君臣将相。不过这离间计也太幼稚了,说老七会扶立赵佶,嘿嘿,这种话也就三岁小孩才会信!”

    “未必那么简单呢。”陈奉山道:“贤婿!你别忘了宋废帝是他岳父呢!”

    欧阳适笑道:“岳父又怎么样?翁婿之间,未必亲得过生死与共的兄弟!”

    欧阳济道:“可万一是他自己想做皇帝呢?也许扶立他岳父也只是一个过桥板啊!”

    欧阳适这才脸色大变,但还是沉声道:“不可能!不可能!”

    欧阳济道:“这个传闻起来的时间不长,北方还没什么消息,但南边已经闹得不小了。听说甚至连建康的一些大臣暗地里也很支持由杨某人辅佐宋废帝复位。我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因为南边一个大臣在联系我,他们都说折氏胡风过重,若由赵氏复位,那便南北都服了。甚至还有人说,将来就算杨氏掌权之后代赵,那也好过折氏为帝!”

    欧阳适干笑道:“真是越说越荒唐!我本来还有些疑心,现在已经可以肯定是老七在对南朝用计!要不然哪里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冒出这么具体的‘谋略’来。”拍了拍欧阳济和陈奉山的肩膀道:“放心放心!现在老七虽掌枢密,但老三、老五、老六他们还是掌兵权的,我又在中枢,老七要是乱来哪里过得了我们这一关?所以这一定只是谣传,你们不用担心。”

    陈奉山已然点头,欧阳济却道:“不过还有一种说法……这……”

    “这什么!”欧阳适有些烦躁了,他之所以烦躁却是担忧所至:“到底还有什么可笑的说法?一并讲出来吧!”

    欧阳济道:“听说那姓杨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