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云南王李宗行

    第六章 云南王李宗行 (第2/3页)

大改观。直到此时,云南王似乎才想起练兵一事。

    他放老兵老将归田,重新征召编军,然后他将自己的门客插进军中,各司其善职。云南王的门客可都不是什么凡人,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上至缥缈隐士,下则市井商人,也有身犯重罪者。若有人想来吃云南王的饭,不需要背景,不需要出处,唯才是举。只要有才,云南王便好酒好菜地供着,对他们很是恭敬。久了,他便有了一群愿意以死效忠的才人。

    万康二年李宗行受封,万康六年八月,苗军大举东进。

    李宗行亲自挂帅披甲,七日之内连战五场均大捷而归,将士气势如虹,直追到九峰山以西。后来云南王军因为运粮问题而无奈撤退。自此一战,苗军元气大伤,小打自然一直有,但很久都没能组织起一次有力的进攻。

    此战之后,昭天子对他这个木讷的弟弟更为信任。虽然因为路途遥远,交流不便,但天子与云南王之间多有通信,而且大多内容并不是公务,而是一种近似的拉家常。

    万康十三年,边事陡起。不仅仅燕国南进,苗也开始有了东出的芽子。边境上狼烟欲起剑拔弩张。这也是为什么听说燕军南渡时云南王没有派精兵救援的原因。两边都是虎狼外敌,而且苗军声势日益浩大,云南王没有分兵的道理。

    结果直到高老将军稳定了北方边事,苗军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苗昭边境每日都有很多斥候来来去去,但他们大多只是看个大概,具体的信息,李宗行手里实在没有太多。

    “有点慌啊。”云南王轻轻地自语道。

    “殿下为何如此?何不风发意气,再续七年前的盛战?”在一旁香火缭绕之中抱着一架古琴的白面男子问道。

    “此一时彼一时,不能总是期待事事顺利,七年前我们可以说是趁其不备,而此次苗国是有备而来,彼知我,我不晓彼,实在不可不防。”

    敌暗我明,这实在可以说的上是兵家大忌,可现在李宗行却无能为力。他挥了挥手,想让抚琴的门客下去好独自待一阵子。只见那人慢慢地将弦取下,从席上站起,向李宗行拱了拱手。

    “臣告退,然以此生报殿下之心未退,殿下门客能者千计,当有破局之法,万望殿下不吝。”

    “我知道了,去吧。”

    结果李宗行并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独自待一阵子”,那琴工刚走,便从殿外走进了一个驿差,他手里拿的是一个纸包,里面有两封信,一封蚕丝皇锦写的,另一封则是普通的素纸。虽然材质相差甚远,但这两封信摆在一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李宗行不敢怠慢,忙拆信细看。

    那封锦信当然是陛下御书,大意便是北方为了支援云南战事,特命高文远率兵十万并入云南王部下。当然还有例行的鼓励,类似云南王不要辜负寡人啥的,李宗行看都懒得看。

    至于那封素纸信的落款则是镇国将军马澄江,信的开头是与另一封信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