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9 一招盘活

    2139 一招盘活 (第2/3页)

索马里、法属索马里、以及意属厄立特里亚沿岸的港口进行改造。

    港口改造可以算是南部非洲的传统技能了。

    在上述地区,有很多适合开发成为港口的地区,却因为英国法国意大利殖民政府的无能,数十年来毫无改观。

    整个红海沿岸和索马里地区,能叫得出名字的港口,只有摩加迪沙和柏培拉,吉布提现在都不叫吉布提,而是法属索马里。

    客观地说,英国和意大利的殖民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已经尽了最大能力。

    不过这个“最大能力”是他们认为的,跟南部非洲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出入。

    这其实也是没办法,毕竟殖民政府既没钱又缺人,就算想发展殖民地也有心无力。

    南部非洲有钱。

    意属东非军团投降后,凭空多出来近30万劳动力,东非军团里的意大利军官还想在投降后,得到和身份相匹配的待遇,这在南部非洲是不可能的。

    南部非洲的一贯态度是不劳动者不得食。

    “是的,我们一贯提倡不劳动者不得食。”冯伏在接见托尼·佩莱格里尼时,多次向托尼·佩莱格里尼强调。

    “可是你怎么能让高贵的意大利王国·军官,和那些低贱的殖民地仆从军士兵一样从事体力劳动呢?”托尼·佩莱格里尼无法接受,他还真不是故意侮辱那些殖民地仆从军士兵,此时大多数欧洲人眼里,不仅仅殖民地仆从军士兵,所有殖民地土著都是低贱的。

    包括南部非洲在内。

    南部非洲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虽然南部非洲人从来都不说。

    在意属东非军团,托尼·佩莱格里尼的身份是少将。

    意属东非投降后,大部分将军都被送到南部非洲服刑,在意属东非的俘虏,以托尼·佩莱格里尼的职位最高,所以托尼·佩莱格里尼自然就成为意属东非军团的代表。

    “别着急,情况很快就会有所改善,我准备按照以前东非军团的编制成立劳役营,让东非军团的军官和士兵,用劳役的方式为他们犯下的错误赎罪——”冯伏有计划,免费的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可是——”托尼·佩莱格里尼想说话,被冯伏用手势阻止。

    “没有可是,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参与劳动。”冯伏态度坚决,当然同样是劳动,也是有任务分工的。

    “我计划在六个月内,对整个摩加迪沙进行彻底改造,将现在的摩加迪沙直接推平,然后建设一座新的城市,新城市将拥有设施完善的港口,宽敞平整的街道,风景优美的花园,整齐规范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冯伏滔滔不绝,以南部非洲的标准来说,现在的摩加迪沙,简直就是愚昧未开化的部落。

    和绝大多数殖民地城市一样,摩加迪沙在建设的时候没有任何规划可言,整个城市都是围绕着港口自然形成,城市内富人区和贫民窟泾渭分明,富人区内固然还不错,一墙之隔的贫民窟就是各种脏乱差。

    冯伏都不知道意大利人是如何忍受这种情况的。

    当然也可能是意大利人需要这种落差对比,来满足殖民者的虚荣心。

    南部非洲不需要这种虚荣心。

    在南部非洲,纵然是平民阶层居住的社区,也有最基本的底线,贫民窟已经彻底从南部非洲消失。

    “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在六个月内完成,甚至六年都不可能。”托尼·佩莱格里尼连连摇头,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别以为殖民政府官员每天都是作威作福,从来没想过发展殖民地经济。

    已经移民殖民地的欧洲人,实际上也已经成为殖民地土著的一部分,除非是那些本土任命的流官,真正殖民地出身的官员,还是希望发展殖民地经济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源不足。

    单一的殖民地经济体系,根本不具备发展殖民地经济的可能,意属索马里的经济是以畜牧业为主,工业根本没有,连最基础的水泥钢铁都没有,又该如何发展经济?

    水泥和钢铁,南部非洲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