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1 狗不会说话

    2161 狗不会说话 (第2/3页)

上前线仅私人物品就有十几箱,印度的高种姓军官,跟温斯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接触印度高种姓军官之前,南部非洲的军官们还真不知道,居然有军官上前线是要坐轿子的——

    呃,不是轿子,是一种同样需要两个人抬着的椅子,类似滑竿那种。

    这是生怕对方的狙击手找不到重要目标。

    为了让印度士兵更听话,南部非洲把所有白人军官和高种姓军官全部送走,然后从普通印度士兵中提拔军官,管理其他印度士兵。

    这一手极为有效。

    以夷制夷嘛,英国人其实也懂,但做得不够彻底。

    印度高种姓和低种姓完全就是两个群体,英国依靠高种姓管理低种姓,看似也是以夷制夷,实际上南辕北辙。

    在印度,只有低种姓才知道低种姓最怕的是什么。

    二十一世纪网络上调侃印度人的一句话是:干了这碗恒河水,来生还做印度人。

    这也不全是调侃,印度人对于“轮回”深信不疑,这辈子没经验没投好胎不要紧,下辈子有了经验投个高种姓家庭,直接走上人生巅峰。

    南部非洲这边不用等下辈子,服从命令听指挥好好干活,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

    所以被南部非洲提拔起来的印度军官,对于工作马上就爆发出无与伦比的热情,那些偷懒磨洋工的印度士兵压力倍增,军官们对待偷懒磨洋工的态度深恶痛绝,凶神恶煞的就跟杀人父母挡人财路一样。

    这时候南部非洲人和印度人的关系出现了变化,管理印度士兵的是印度军官,南部非洲人不负责管理,有些个下手极狠的印度军官,就遭到印度士兵的投诉,南部非洲人这时候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十天之后,南部非洲空军管理的B区,整齐程度直接上了一个台阶。

    就这苏建平还不满意,到六月中旬,南部非洲管理下的B区,已经开始尝试种菜了,这让A区的英国人简直一头雾水。

    北非大部分地区都是干旱沙漠,不过沿海地区有地中海气候的滋润,菜还是能种的。

    关键是没必要。

    北非盟军的后勤全部是由南部非洲负责。

    南部非洲强大的农业能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种肉类不要钱一样往前线送,禽蛋的数量多到数不清,新鲜水果、脱水蔬菜、以及各种干货应有尽有,根本用不着自己种。

    更何况阿拉曼处于战区,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德国人随时可能打过来,所以就算种出菜,能不能吃到还说不定。

    苏建平不这么认为。

    身为空军少将,苏建平位高权重,很多英国人绝对想不到,苏建平在洛城的家,前面的草地和后花园直接改成了菜园,花都在二楼阳台上养着呢。

    南部非洲人对于土地的利用程度堪称丧心病狂。

    英国人认为南部非洲人种菜是无聊。

    南部非洲人是看到有地,如果不种点啥感觉就吃了亏。

    即便为了种菜,要消耗宝贵的饮用水。

    六月中旬,第八集团军总司令奥金莱克来到阿拉曼机场视察,刚下飞机,奥金莱克就注意到跑道两侧的不同。

    有多大的不同呢?

    空气的味道都不一样。

    奥金莱克下了飞机先去A区,还没有离开机场跑道就下意识捂了下鼻子,味道实在有点冲。

    20世纪初的英国,还没有经过冷战的洗礼,国内建设水平也就那样。

    别以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建设水平就多么高大上,欧美国家的建设水平突飞猛进是在20世纪中期,确切点说是在冷战开始之后,在那之前真不怎么样。

    欧美国家提升国内建设水平,主要还是为了抗拒另一阵营对于欧美国家民众的吸引。

    听上去好像是说反了是吧。

    毒菜国家对于民众的吸引力,怎么可能大于民主国家呢——

    应该是毒菜国家民众想方设法偷渡到民主灯塔投奔自由才对!

    其实真不是这样。

    总而言之,20世纪初的英国,基础建设水平跟南部非洲不是一个等级。

    伦敦现在还被称为“雾都”呢,每年冬天都因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