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0 不要俘虏

    2190 不要俘虏 (第2/3页)

大队都多。

    如此之多的自动武器,进攻的日军部队就倒了霉。

    一个中队二百个人,对于众多机枪手来说根本不够分,很多机枪手连一个弹匣都没有打完,进攻的日军部队已经全部被消灭。

    带队的军官最惨,至少有十余名精确射手将带队的军官作为第一目标,战斗刚打响就被打成马蜂窝。

    接下来是携带掷弹筒的资深老兵,这些士兵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熟练使用掷弹筒,被精确射手盯上之后,只需要一发子弹。

    再下来就没有了。

    伴随步兵进攻的机枪射手被重点照顾,刚打了两个点射就被榴弹消灭,东印度的榴弹射手也同样都经过长时间训练,两三百米的距离上指哪打哪。

    进攻部队被歼灭,对于登陆部队来说并不是末日,日本人也没指望第一波攻击就结束战斗,英印部队还能支撑两三个回合呢,第一波本来就只是试探性进攻。

    不过全军覆没这个结果也足够让日本人惊讶了。

    东印度部队的火力强度,超出日本人的预料之外。

    要向拥有完善防御工事的阵地发起进攻,需要更多重火力甚至装甲部队的配合,派轻步兵进攻就是送死。

    让日本登陆部队绝望的是,他们已经失去了撤退机会,南部非洲空军的第一波攻击,全部集中在日军护航的一艘巡洋舰和三艘驱逐舰上。

    日本海军在偷袭珍珠港之前,刚刚经历过一个大规模现代化改装,主要是增加了更多的防空武器。

    这里的“更多”,也得看跟谁比。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联合舰队在东亚根本没有对手,对于防空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增加更多的防空武器,并不意味着就马上能形成战斗力,毕竟操作防空武器的水兵也需要长时间训练。

    南部非洲出动的不仅仅是鱼雷机,还有俯冲轰炸机。

    轰炸机在高空扔炸弹,鱼雷机贴海面突袭,日军的巡洋舰左冲右突,在海面上走“之”字躲避空中的炸弹,却没躲过水中的鱼雷,在第一波攻击中尾部被击中,失去动力。

    军舰失去动力就是活靶子,距离巡洋舰最近的驱逐舰开始向巡洋舰靠近,试图向巡洋舰提供援助,缺不小心被一枚鱼雷直接击中腹部。

    欧战爆发后,南部非洲生产的驱逐舰,排水量已经超过3000吨,差不多跟轻型巡洋舰一个档次。

    日本的驱逐舰还是1500吨左右的条约型驱逐舰。

    南部非洲的鱼雷装药量超过600公斤。

    排水量1500吨的驱逐舰,被这样的鱼雷击中,后果极其惨烈。

    南部非洲鱼雷的性能还是比较可靠的,很少哑火。

    谷日军的驱逐舰被鱼雷击中之后,就像气球一样迅速膨胀,然后从中部直接断成两截,只用了十几秒就从海面上消失。

    这么快的速度,基本上没有人能幸免。

    被鱼雷击中的巡洋舰也没能幸免。

    失去动力之后,巡洋舰上的水兵虽然还在拼命反击,却无法改变被连续击中的命运,当第二枚鱼雷击中巡洋舰中部之后,这艘倒霉的巡洋舰和刚才的驱逐舰同样爆炸沉没。

    剩余的两艘驱逐舰这时候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两艘驱逐舰的舰长都没有战斗到底的勇气,逃走的时候还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可惜军舰的速度再快也快不过飞机,他们也同样没有逃过被击沉的命运。

    当最后一艘驱逐舰被击沉的时候,距离战斗爆发还不到半个小时,在滩头登陆的日军部队还没有组织起第二次进攻呢,海面上的战斗就已经结束。

    南部非洲空军也很可恶。

    将护航的军舰全部击沉之后,居然不管日军的运输船,任由运输船向登陆部队靠近。

    大概运输船的船长认为这样能得到登陆部队的保护。

    可是登陆部队连自保都做不到。

    东印度部队不仅装备了数量众多的轻重机枪,同时还有数量众多的火炮,配备到连一级的迫击炮不算,仅仅重炮,每个师就有大约60门。

    日军也有重型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