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2 居里夫人的女婿

    2422 居里夫人的女婿 (第2/3页)

发现,获得当年诺贝尔化学奖。

    1937年,弗雷德里克参与链式反应和核反应条件的研究,成功通过利用铀和重水实现可控核裂变的核反应产生能量。.

    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已经成为南部非洲物理学泰斗,担任物理学会会长的赫斯林联合其他12名教授,给罗克写了一封联名信,信中列出了一些在科学界举足轻重的名字,请南部非洲远征军予以保护,弗雷德里克的名字在名单上。

    戴高乐举行入城仪式的第二天,盟军北非司令部罗纳德中校奉命前往弗雷德里克家中拜访,向弗雷德里克当面转达来自南部非洲的问候。

    罗纳德懂礼貌,给弗雷德里克准备了一份丰盛的礼物,其中有赫斯林教授亲笔书写的邀请信,赫斯林在信中郑重邀请弗雷德里克前往尼亚萨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说是学术交流,其实就是挖墙脚,尼亚萨兰大学这些年打着“学术交流”的旗号,从欧洲不知道弄走了多少专家教授。

    别把这里的专家教授,跟未来网络上流行的那些砖家叫兽混为一谈。

    “所以,你准备用这种方式,拐走我们的法兰西科学院院长?”陪同罗纳德去见弗雷德里克的罗伯特中校酸溜溜,感觉很不舒服。

    尼亚萨兰大学创立时间并不长,现在却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超级学府,实力和地位都远超法兰西学院,罗伯特中校虽然还没有见到弗雷德里克,却已经隐隐感觉到法兰西科学院即将失去它的院长。

    “什么叫拐啊?这是学术交流懂不懂?也是为了保护弗雷德里克先生的安全,你知道的,现在的巴黎并不安全,等巴黎的局势稳定后,弗雷德里克先生随时可以回到巴黎。”罗纳德及时纠正,读书人的事能叫拐吗。

    “呵——”罗伯特冷笑,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南部非洲有着远超欧洲的人文环境,气候和风景这些东西反而并不重要,教授们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在宽松的环境里进行自己的研究,至于那些研究成果是属于法兰西的,还是属于南部非洲的,不重要。

    科技无国界嘛——

    南部非洲的技术型官员们很喜欢这句话。

    不过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通常是希望其他国家分享技术的时候。

    一旦其他国家希望南部非洲分享技术,那么这句话就会表述为科技虽然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界。

    尼亚萨兰大学成立后,很多在法国高等院校郁郁不得志的科学家被以“学术交流”的名义邀请前往南部非洲,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在经过一年的交流之后,就入籍南部非洲,成为彻底的南部非洲人。

    直到很多年以后,法国学界才意识到人才的流失。

    可是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法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才实力其实是很雄厚的,但是僵硬的教条主义,严苛的论资排辈,导致无数科技工作者被学阀压制,没有出头之日。@精华\/书阁·无错首发~~

    南部非洲不教条,以尼亚萨兰大学为首的大批高等院校,向全世界志在科学研究的人敞开怀抱,给他们实现胸中所学,一展抱负的机会,这是几乎所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都无法给与的。

    科学院院长地位崇高,居住的自然也是富人区,不过在战争背景下,一贯治安良好的富人区也不安全,罗伯特和罗纳德乘坐的汽车,在即将进入弗雷德里克家所在的街道时,意外发现前方街道被美军封锁。

    “美国人什么时候到巴黎的?”罗伯特一头雾水,他这个法军军官,居然不知道美军已经进入巴黎,离大。(本章未完!)

    2422 居里夫人的女婿

    谱。

    “昨天晚上你在军人俱乐部喝的烂醉如泥的时候!”罗纳德眉头紧皱。

    戴高乐举行入城仪式的当晚,很多自由法军军官喝得烂醉如泥,德国人如果昨天晚上突然袭击,有机会再次占领巴黎。

    “我不是,别胡说,我没有——”罗伯特否认三连。

    罗纳德没心情嘲讽罗伯特,推门下车询问封锁街道的美国大兵。

    “美军正在执行任务,请尽快离开这里。”美国大兵表情冷漠,一副公事公办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