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6 让他们来

    2546 让他们来 (第2/3页)

在俄罗斯所有军队中,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补充速度一直都处于第一序列。

    补充速度快,是因为损失惨重,为了让部队尽快恢复进攻能力,只能边打边补充,所以在成军之后的三年内,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总兵力,一直在90万到120万人之间浮动。

    一场战役就能损失四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说,朱可夫也的确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说现在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类似瓦辛这样的老兵不说硕果仅有,也是相当稀少。

    恰科夫的阵亡并没有吓倒瓦辛,他一直躲在t34的履带后面等待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一批新的t34抵达战场,一头撞向未知命运。

    瓦辛盯上距离最近的t34,没想到这辆t34在接近瓦辛的时候居然没有减速,也没有转弯,而是直接向这辆被击毁的t34撞过来,丝毫没有躲避的意思。

    瓦辛连滚带爬躲到旁边,然后被坦克后方的伴随步兵拉起。

    然后瓦辛就目瞪口呆的看着,这辆t34推着那辆被击毁的t34往前走。

    这也就t34有这个能力,换成发动机马力被严重虚标的德国虎王,别说推着其他坦克走,自己走都费劲。

    “车长特么疯了吗?”瓦辛作为老兵,都没见过这种场面。

    “车长肯定没疯,你不觉得那辆被击毁的t34,就是最好的掩体么——”胸前同样挂着勃勃沙的彼得托维奇哈哈大笑,呲着一嘴大黄牙。

    这特么也对啊!

    前面有一辆t34被击毁了,问后面的t34车长怎么走?

    从旁边绕过去?

    那多半还是会被击毁,因为对面有一门88毫米反坦克炮正好整以暇,所有从这个位置经过的t34,都在88毫米反坦克炮的射界内。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推着那辆被击毁的坦克走。

    如果能推得动的话。

    对面的88毫米反坦克炮,也没有想到t34居然还有这种骚操作,第一发炮弹居然还是打向那辆被击毁的t34,纯粹条件反射。

    如果还是以前的t34,多半反应不过来。

    以前的t34,虽然是四人车组,炮塔内只有两个人,车长同时兼任炮长,因为没有自动装填系统,供弹全靠人力,所以t34的理论射速虽然不错,实战中效率很低,一分钟打不了几发炮弹。

    t34/85是三人炮塔,增加一名车组成员,车长专注指挥,炮长专心作战,效率明显提高。

    一炮射空的88炮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t34马上有回应,一炮过去直接将88毫米炮掀翻,这个距离上,t34的精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瓦辛很高兴,有大仇得报的感觉,在心中为之前阵亡的坦克车组和恰科夫默哀了一秒钟,然后就把枪口对准仍在顽抗的德军。

    德国人也确实很顽强,打到这个份上,双方都没有退路,投降会被当场枪决,撤退会被当作逃兵吊死,小胡子的命令管不到在俄罗斯作战的德军,对柏林守军还是很有效力的。

    莫斯科战役之后,德军损失惨重,需要暂时后撤调整。

    小胡子不顾前线将领的一再请求,下令德军不准后退,就地防守,死战到底。

    当时的德军指挥官还是很有魄力的,顶着小胡子错误的命令做出正确选择,这才将战线稳定下来。

    现在那批老将死的死,退休的退休,剩下的人只能跟着小胡子一条路走到黑。

    勃勃沙确实近战无敌,76发弹鼓保证强大的火力延续性,德军虽然也装备了大量突击步枪,在近战上还是很吃亏。

    瓦辛一个长点射,将一个火力点内的四名德军打成筛子,同样清空弹鼓的彼得托维奇捡了大便宜,唯一一名德军军官的那支鲁格手枪成为他的战利品。

    “很棒的战利品,我会把他当做给小儿子的礼物。”彼得托维奇很开心,军人的孩子,玩具都得带点硝烟味。

    瓦辛也不是没收获,拿走了军官领口的勋章和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