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7 粉红色的梦

    2627 粉红色的梦 (第2/3页)

可没有当总督自由自在。

    所以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对于菲律宾独立的态度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综合各种因素,美国政府只能选择维持现状。

    和平年代每年上千万美元,美国政府还能掏得起。

    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大萧条」席卷全球,菲律宾不仅没能向美国输血,反而因为经济受损,需要美国拨付更多资金。

    恰逢当时美国人对菲律宾的排斥日益高涨,美国农民要求限制菲律宾农产品的输入,因为那会影响他们的利益;美国工人则要求限制菲律宾移民,因为菲律宾移民会抢走美国工人的工作岗位。

    1932年,美国政府通过「海尔·哈维斯·加亭独立法桉」,要求菲律宾独立。

    菲律宾起义期间,大约1.6万人阵亡,20万人因疾病屠杀等原因离世。

    付出那么大代价都没有得到独立地位,现在美国政府要求菲律宾独立,想必菲律宾人应该欣然接受吧。

    殖民史上最离奇的一幕发生了。

    菲律宾不仅不想独立,反而对海外殖民地的地位表示不满,希望能以一个州的形式,整体加入美国。

    美国连维持殖民政府的费用都不想承担,如果菲律宾加入美国,那么美国扶持菲律宾就成为责无旁贷的义务,永远无法推卸。

    在充分认识到菲律宾是个大坑之后,美国在1934年通过了一项新的独立法桉「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桉」,决定给菲律宾设定十年的独立过渡期,过渡期内美国对菲律宾的援助不会改变。

    按照「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桉」的规定,菲律宾应该是在1944年独立。

    计划赶不上变化,1941年,日军大举进攻菲律宾,菲律宾战役爆发,「泰丁斯·麦克达菲法桉」被迫延迟。

    世界大战结束,美国也面临巨大的经济转型压力,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正在酝酿,这一次不用怀疑,肯定还是从美国开始。

    美国人自身难保,菲律宾独立这件事再次被提上日程。

    恰逢日本投降,小阿瑟的注意力转移到日本,对菲律宾独立的态度也不再坚决,这为美国政府排除了最大的障碍。

    凡事美国人主张的,南部非洲都要坚决反对。

    所以在菲律宾独立这件事上,安琪的态度跟当初的麦克阿瑟一样。

    先征服后抛弃,完全不尊重菲律宾人的意愿,这根渣男有什么区别?

    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不能始乱终弃,应该对菲律宾负起责任。

    安琪在前往比勒陀利亚之前,针对美国政府的渣男行为,进行了一些布置,主要是从舆论角度出发,给美国政府制造压力。

    美国人要是真的想跑,谁都拉不住。

    但是跑之前总得留下点什么,要么是青春补偿费,要么是脸面。

    就在安琪在正义宫汇报的时候,来自《狮城日报》的记者李嘉,正在马尼拉进行采访。

    马尼拉收复后,麦克阿瑟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毕竟他是真爱马尼拉,对马尼拉真有感情。

    偷袭马尼拉港时炸沉的日本军舰现在已经修复完毕,拖到狮城准

    备改造成海上博物馆,海面上所有的垃圾也全部被清理干净,在数十万日军战俘和菲律宾仆从军的努力工作下,马尼拉这座城市已经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麦克阿瑟在重建马尼拉的时候参考了南部非洲经验,对马尼拉这座城市进行科学规划,趁机拆掉大面积不合理的建筑,在新城规划了大量的绿地和公园,预留的街道也非常宽阔,为战后重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后——

    然后就没了。

    即便有大量免费劳动力,战后重建也是需要海量资金支持的,尤其现代化城市里不可缺少的配套基础设施,公园绿地看上去漂亮,可以有效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可建公园和绿地都得要钱。

    这要是在南部非洲,联邦政府只需要出规划图,自然就有商人蜂拥而至,只靠社会资金自筹,短短一两年内,一座新城就可以拔地而起。

    指望菲律宾人自筹资金是不可能的,美国政府榨都榨不出钱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