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 刽子手

    1239 刽子手 (第2/3页)

    “哈哈哈哈,我们也给你们留下了更多资产,你们应该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才是对你们真正的考验。”基钦钠为老不尊,反正怎么说都是他有理。

    “不过说真的,洛克你确实要小心点,别让美国人抓住把柄——当然你也别担心,就算美国人发现了什么,他们也不会大肆宣扬,否则美国和大英帝国,就将走向全面对抗,这是美国人无法承受的损失——”阿德对美国的判断很准确,基本和罗克一致。

    还是那句话,美国现在也是外强中干,还没有真正做好和大英帝国全面开战的准备。

    看看刚刚过去的世界大战就知道,美国人其实是很鸡贼的,世界大战前两边做生意闷声发大财,等德国财政陷入枯竭,没能力继续从美国购买物资,这时候美国人才亲自下场,捞取最后一个铜板。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站在美国的立场上谋取利益最大化,那么美国应该加入德国一方,推翻英法主导的全球殖民体系,这样才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之所以加入协约国,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美国并没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充满了商人的狡诈和投机,根本不值得信任。

    在菲律宾这个问题上,美国的态度同样不坚定,说白了菲律宾并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国希望把菲律宾当成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可以美国又没有踏踏实实经营菲律宾的耐心,结果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菲律宾不可能成为美国的南部非洲,更可能成为美国的“马达加斯加”。

    “巴拉望岛的地形很复杂,山高林密,四面环水,美国要想真正平息巴拉望岛的叛乱,最起码要投入五十万人,现在就看美国人有没有这个决心。”罗克冷笑,美国多半是不会像第二次布尔战争的英国一样,为了一个没多少价值的巴拉望岛,派出几十万美军,花费数亿美元的经费。

    英国的全球战略收缩就是从第二次布尔战争之后开始的。

    虽然赢得了第二次布尔战争,英国的收获明显大于损失,怎么算都是得不偿失,有英国的前车之鉴,罗克相信美国的政客不会重蹈覆辙。

    “美国人最好这样做——”基钦钠哈哈大笑,笑声中却带着悲凉,以及无限的幸灾乐祸。

    美国要是真的派出几十万人,那罗克就真认了。

    事实也和罗克判断的一样,第一天的失败之后,麦克阿瑟并没有等来国内的援军,反而等到了伦纳德·伍德的撤退命令。

    “撤退是不可能撤退的,麦克阿瑟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撤退’这个词!”麦克阿瑟大发雷霆,短短一夜,被压制在滩头毫无寸进的第一师又付出了近千人的伤亡。

    巴拉望岛叛军和大卫·安德鲁森担心的一样,趁着夜色,在多地同时向滩头仆从军发动袭击。

    大多数时候,袭击只是骚扰,自由军并没有真正投入部队进攻,但是有两处进攻格外猛烈,在巴奎特附近的战斗中,自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