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6 亲爱的

    1346 亲爱的 (第2/3页)



    “温斯顿,别忘了我们为了战胜德国人,牺牲了110万士兵——”

    “他怎么会忘记呢,世界大战期间,他可是首相——”

    温斯顿的话不仅没有让议员们冷静下来,反而引起议员们的冷嘲热讽。

    别以为温斯顿带领英国打赢了世界大战,温斯顿就会成为英国的英雄。

    看看基钦钠,世界大战刚结束就被“发配”到南部非洲。

    再看克里蒙梭,世界大战后连总理都当不成。

    还有霞飞和黑格,不管怎么说,这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却都被打入冷宫,没有被追究责任就是万幸。

    所以说欧洲人都是很“健忘”的,别看他们整天把“感恩”挂在嘴边上,实际上欧洲人是全世界最不懂“感恩”的人,如果你想帮助欧洲人,那就一定要记得“施恩不图报”,否则你一定会后悔。

    “温斯顿,我没有忘记世界大战期间南部非洲做出的贡献,不过那并不能成为南部非洲凌驾于我们之上的理由,世界大战是所有人的战争,也包括南部非洲在内,他们不是在帮助大英帝国,而是在拯救他们自己。”拉姆齐·麦克唐纳得意洋洋,在这个问题上他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拉姆齐,我要提醒你,战争的阴云并没有远离,未来我们依然需要南部非洲的帮助,才能面对更复杂的国际局势。”温斯顿现在也坚信,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爆发。

    “哈哈哈哈,温斯顿,战争不可能再次爆发了,至少我们这代人,不需要再面对战争的威胁。”拉姆齐·麦克唐纳很乐观,这也代表着英国的主流思维。

    不得不说,很多时候,真理确实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凡尔赛合约》刚刚签订的时候,法国元帅福煦就曾经哀叹:所谓的德国投降书不过是二十年停战协议。

    罗克和基钦钠也坚持认为,德国一定不甘心失败,未来还会再次挑起战争。

    温斯顿也是这样认为的,各国在伦敦召开会议准备开启“道威斯计划”的时候,温斯顿就曾经提醒各国代表注意这个问题。

    可惜除了罗克和温斯顿之外,并没有其他人正视德国的威胁。

    或许也有人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却不愿意承认,人们更愿意相信和平已经到来,就像拉姆齐·麦克唐纳一样乐观。

    “如果你这样想,那么将来你一定会后悔的——”温斯顿简直痛心疾首,他不知道现在的英国是怎么了,他想改变大英帝国,但是却有心无力。

    “将来我会不会因为战争后悔,现在我还不知道,我确信的是,如果我护士南部非洲的威胁,那么我就无法面对我的良知!”拉姆齐·麦克唐纳义正言辞,温斯顿也不知道他的良知是什么东西。

    一场会议下来,温斯顿心力交瘁。

    这其实不能怪别人,温斯顿在下院没有朋友,保守党人不喜欢温斯顿,自由党人自顾不暇,工党把温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